第41回 虎困牢笼

    第41回 虎困牢笼 (第1/3页)

    兵器谱里有云:刀乃百兵之帅。

    张占彪接过了李飞云递过的长刀,在手里掂来掂去,心里却犯了难。

    “这刀我不认识!”张占彪心里为难,面色却没带出丝毫。

    正如古语说的那样:“胜不狂喜,败不遑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李飞云见张占彪持刀多时,却没有说话,心里已然有了底,知道他或许不认此刀。

    “张将军,这刀您到底是认识还是不认识?您倒是说啊?”李飞云催促道。

    “既然是兵器谱上的古刀,有图无有名,我干脆猜上一猜!”张占彪想到这里,点了点头。

    “我说,李镖头!”这阵子,张占彪对李飞云,多多少少也有了些敬佩,他点点头,把刀还回,“这刀,依我看,是把古刀,至于是什么年代,我可说不大好,但是看这刀的形状、掂量这刀的重量、瞧这刀的刃口,我估计是一把‘唐刀’!”

    “哦?!”李飞云听了张占彪的话,心里暗伸大指,“罢了,张将军,您说对了,这就是唐刀!可是唐朝的兵器种类成百上千,您得说说这刀的具体情况。”

    蒙对了这刀的朝代,张占彪心里有了底。他知道,只要朝代对了,自己就有的说。

    “嘿嘿,李镖头,这唐代的刀,我且说说,您来听听,不对的地方还请您指正!”

    一个是曾经的将军,刀伤二命、刑场劫死囚,如今落草为寇成了大响马;一个是子承父业,管理这几百名镖师、趟子手,经营者关外数一数二的大镖局子。张占彪和李飞云,此刻俩人坐在马上聊开了。

    “这唐朝的刀,与隋朝大同小异,以军刀最为著名,做工也最精细,一共分为四个种类。包括仪刀,也就是所谓唐朝的御林军用的刀,这刀最显著的特点是装金裹银,非常的气派;第二种,是障刀,此类刀一般不长,别在腰间用来防身,更像是匕首,但及其锋利;第三种是横刀,这种刀做工朴素,不易生锈、易于携带,是部队守城、冲锋,衙役安保的主要佩刀。但这三种刀我或是见过草图、或是见过实物,唯独第四种,却始终没见过。”张占彪说道。

    “却不知这第四种又是什么呢?”李飞云问道。

    “这第四种刀,长约七尺,其中刃长三尺,柄长四尺,这刀的刀刃锋利,前端是尖,用来较量时,可劈、可砍、可剁,还能当做长枪来‘刺’,堪称是所有兵器中杀伤力最强、用途最广的刀。但是,这刀如此厉害,但后人却知之甚少,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没留下图纸和锻造之法,二是没有刀随人陪葬。”张占彪说道,“依我看,你这把偶然间得来的刀,就是这种刀,这刀叫‘陌刀’,是又不是啊?要说,这刀也不是后来就失传了,至少,明代戚继光将军抗倭的时候,戚家军用的就是这种刀的改进型,兵卒一手持刀、一手持盾,倒也杀法骁勇,护国有功。”

    “哎呀!”李飞云听了张占彪的说辞,心里说不出的佩服,他只道张占彪说不出这刀的来历,便由此折了面子,把镖银退回。但此刻,他不仅说出了“陌刀”的来历,更说出了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