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回 老当益壮

    第125回 老当益壮 (第1/3页)

    年近古稀的王义顺,有一双粗糙的大手。

    这双手骨节突出、满是老茧,握起来厚实有力。

    正是这双手,配上那把成名江湖许久的陨刀,成了王义顺最仰仗的能耐。

    当赵德谦和赵秃子,各领一队喽啰,分东西两路抵达青凝侯村的村口时,王义顺刚在自家的场院里练完一趟刀法。

    久未动武,纵然王义顺成名已久,现下也有些吁吁带喘。

    见钟芸托着手巾把和茶壶站在一旁,王义顺欣慰的一笑,他把刀交左手,踱步到钟芸的身边,接过湿毛巾擦了擦额头,又端起紫砂的茶壶,呷了一口不凉不热的酽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

    “外公,不要太强求自己,您老毕竟是久病初愈,即便要恢复身手,总不在一时半刻,您得循序渐进啊!”钟芸从王义顺的手中接过毛巾和茶壶,说道。

    “不打紧,这体力就是咧出来的,越是讲究自己,便越不会有精进。我习武大半生,这个道理倒还是懂得,孩子你放心,我心里有底,真若感觉到不适,我是绝不会强求自己的!”王义顺反手扶腰,做了几次深呼吸,转身就往屋里走,“行了,钟芸你不用在这里候着了,我今天到此为止,接下来不会再练了,你去忙别的吧!”

    钟芸点点头,转身要回屋。

    王义顺抬起头,微微眯起二目,望向阳光:“噫,这是快到立秋了吧,阳光都没有前几天那么毒辣!”

    “外公说的是,再过几天就立秋了。”钟芸点点头,“天气从立秋开始,慢慢就要变凉了,外公您还要以身体为重啊!”

    “嗯嗯嗯!”王义顺点点头,本意这就要回屋了。可他抬望眼,却发现东西两边,各惊起了一行飞鸟。

    “这大晌午头的,太闹腾了……”飞鸟掠过天空,发出咿咿呀呀的怪叫,甚是聒噪,王义顺瞅着这些鸟儿,有些无奈,可他老人家人老耳音好,就在这些飞鸟掠过之后,突然从门外嘈杂的环境中,听出了由远及近的纷乱脚步声,这脚步声距离自家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王义顺笑了。

    “姑娘啊,去,扶着你外公进正屋,跟我闺女凤珠守在一起,照顾好我那曾外孙,我不招呼你们,你们一定不能出来,把门闩上好!”王义顺向钟芸嘱托。

    “怎么,外公?”钟芸踟蹰不前,似乎有些犹豫。

    “叫你去你就去,别那么多问题,时间可不等人!”王义顺见钟芸驻足,微微皱眉,显出一副着急的神色。

    他催促完钟芸,转身自己也走进屋,搬出一把太师椅,坐在了堂院正房屋门口。那把曾经伤敌无数的陨刀,就斜跨在椅背上。

    毕竟是久经江湖,再小的风吹草动,在王义顺看来,都有可能是潜在的危险。在危险面前,这样的小心并不为过。

    钟芸知道王义顺不会平白无故的号令自己,兴许真的有危险前来。她赶紧走到厢房屋,从书桌后搀扶出正在写字的钟先生,祖孙俩亦步亦趋,缓慢向韩王氏的卧室走去。

    “闺女啊,没听见爹的话,你可千万不能出来!”王义顺端坐在太师椅上,却目光炯炯盯向前方,他看着门口,声若洪钟。

    嘈杂的脚步声,却在此刻越来越近。

    身后,钟芸已经插上了堂屋的门闩,又上好了卧房的门闩。

    “嗯!”王义顺自顾自点了点头,他闭目养神。

    这些嘈杂的脚步声,到了韩宅的家门口时,突然停住了。大步流星的脚步声,此刻变成了戚戚促促的犹豫声。

    “外面的人听着!”王义顺依旧闭目养神,但他却朗声喊道,“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们在门口犹豫不前,这算什么样子?没错,这就是韩宅,你们要访我王义顺,我就在院子里等着呢,你们谁的本事最大,来来来,跳墙头到院子里来,老夫我考较考较!”

    王义顺这话,让墙外这二十来人颇感意外,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打扮成客商、做小买卖的,试图在青凝侯村掩人耳目,不曾想这垂垂老朽却全部了然于胸。见形迹已经败露,他们都有些吃惊。

    为了避免身份被人识破,赵秃子和赵德谦此刻去完成一项更重要的任务。这二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