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回 神鬼莫测

    第134回 神鬼莫测 (第1/3页)

    细细想来,其实王义顺的中毒,早有征兆。

    微微有些泛黑的下眼睑、日益加剧的食欲不振、乏力、嗜睡……但久走江湖,满脑子都是防人暗箭经验的王义顺,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第一次中毒,是在“金盆洗手”返乡养老之后,他更想不到,自己所中之毒,竟然不是闻到即死、碰到就亡的烈性毒药,而是缓释、慢发作、依靠积累杀人于无形的柔性毒药。

    现如今瘫倒在床上,王义顺虽然看似已经昏迷过去,但他的内心实际却清晰无比。

    刚刚钟先生的话,钟先生对他中毒的断言,令他猛的警醒,纵然是身体沉浸在剧痛之中,但他的头脑转的飞快,想的是自已缘何而中毒,想的是自己究竟中的什么毒。

    但苦思冥想而无解。

    钟先生此刻却显现出了读书人少有的决绝和果敢。

    他回头,看了看韩王氏,看了看钟芸,捻着自己的几缕胡须,微微沉思了片刻,说道:“这事儿现在耽搁不得了,我估计,我们是落了空,中了歹人的奸计了!如果我大胆猜测,如果我猜的没有错的话,下毒之人和几个月前来青凝侯村滋事那群喽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隐忍而不发,怕了王老英雄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怕是在等着王老英雄毒发。只要毒发,便没有人再能保护这村子,更没有人能保护我们。到时候,他们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实施奸计,再也不用惦记着与王老英雄过招,更不用计算着可能造成的死伤。”

    “啊!爹……”韩王氏又哭了,她的哭声更凄惨、更委屈,可只哭了几声,她竟然识相的自己开始压抑悲痛,这哭声又大变小、由强变弱,声音竟然越来越轻,她又抽泣了几次,终于止住了自己的悲声,“钟先生,钟芸,我有个想法,不知你们能不能赞同。依我看,必须马上通知我夫韩长恩和我子韩金镛,但在我子韩金镛回来之前,谁也不能表现出悲痛和担忧,纵然我们都中了毒,我们也得表现如常,不让匪人发现我们的反常。尤其是我父毒发的事情,更是不能跟村里的任何人说起,以防隔墙有耳,以防有人因此肆意加害。而只要韩金镛回来了,我们就什么都不怕了!”

    “对对对!就按你说的办!”钟先生听了韩王氏的话,点了点头,他对钟云说道,“你伯母说的甚有道理,孩子,你与王老英雄日常交往甚笃,但在这关键时期,你可千万不能表现出丝毫的哀伤与执念。如若不然,你不是在帮怹,而是在害怹,不仅害了怹,怕是更要害了大伙儿,害了整个青凝侯村!”

    “是,我明白,既然如此,我这就出发,我这就去天津卫找韩金镛,我这就去给他们送信!”钟芸说到此处,特意从怀中掏出一块干爽的手绢,她沾了沾自己腮边的泪痕,又使劲按了按自己微微有些哭肿的眼皮,想让自己梨花带雨的容貌稍微缓解一些。

    “事不宜迟,那你即刻出发,现在就出发,去天津卫,我估计即便你的脚步慢,中午前后也肯定能到了,然后,天黑前肯定能跟着韩长恩、韩金镛他们爷俩儿回来!”钟先生想的周全,他不仅算出了钟芸路途的耗时,想到了钟芸何时去,更想到了钟芸何时归。而他之所以算的如此精确,也是担心钟芸此去,会在路途上有差池,算出个底线的时间来,给钟芸这样一个暗示,“如果你天黑之前不能回来,如果韩金镛天黑之前每到,那你定然是在路途中遇险了!”

    话已至此,钟芸犹豫不得了,她不容时间在自己的面前悄悄溜走,喝了一肚子水,竟然这就开始启程出发。

    “孩子,早去早回、快去快回,路上一定要眼神活跃些,盯紧了南来北往的人,千万别被歹人所引、别被歹人所蒙骗,别被歹人所诓!”钟先生交代完这几句话,炯炯目光看向了钟芸。

    钟芸点点头,大步流星走出了家门。

    相较于一般的读书人家的大家闺秀,钟芸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因为其祖父钟先生自从读书学礼之日起便学贯中西,没有那种男尊女卑、女子无用的观点,他平等的看待钟芸,执拗的拒绝了三姑六婆要给钟芸裹脚缠足的建议,让钟芸能够自然成长、骄傲的成长,理性的成长。

    没想到,钟芸这双脚,在如今派上了大用场。她大步流星的走在青凝侯村的乡间小路上,全然不顾世俗诧异的目光,不顾那些劳作农人的指指点点。

    钟芸这去往天津卫的路途,一路无事,笔者姑且一笔带过。

    单说天津卫,坐落于海河边的张占魁的宅邸,张占魁、韩金镛师徒已经开始了令韩金镛终生难忘的首次授课。纵然距离头一堂课已经整整百日,但韩金镛这还是头一次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