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7章 个人电脑的春秋时代

    第0297章 个人电脑的春秋时代 (第2/3页)

来势汹汹的哲儒软件。

    但实际呢,ordStar一直在模仿ordEasy,哲儒公开的标准一一照搬,而其销售额已经从1979年的50万美元,增长到了现在的过千万美元。

    争来争去,不就是为了利益嘛,西摩•鲁宾斯坦再野心勃勃,也得认清形势,承认敬而远之才是当下的最佳生存之道。

    在亚当.奥斯本用股份为奥斯本一代机争取免费软件的时候,明知道亚当.奥斯本在唐焕那里得到了很大的支持,西摩•鲁宾斯坦还是参与了进来,甚至成了奥斯本计算机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这个现象便说明了他的态度。

    有了如此身家的西摩•鲁宾斯坦,在IBM招揽他的时候底气十足地拒绝了。蓝色巨人对微软的指手画脚,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他日子正过的滋润呢,可不想如此受制于人。

    IBM-PC市场前景看好的话,我自然会支持这个平台,无需你们操心。

    西摩•鲁宾斯坦的不识抬举,给IBM的文字处理软件版图带来了一个麻烦。

    IBM-PC随机附带的软件包括微软的BASIIC和操作系统DOS、电子表格软件VisiCalc、Peachtree公司的财务软件、以及一个文本处理软件Easyriter。

    其中,将被Management Science America——MSA公司收购的Peachtree,即使其财务软件经营策略发生变化,但IBM成功拉拢来的DBase II,已经足以填补这个领域的全部空白了。

    按理来说,唐•埃斯特利奇所打造的蓝色巨人版个人电脑应用程序三驾马车,已经各就各位了。

    可惜,在被西摩•鲁宾斯坦拒绝后,用于在文字处理软件这一阵地顶替ordStar的另外一款软件Easyriter,却掉了链子。

    从开发技术难度而言,三驾马车当中,数据库最困难,哲儒的EBase自问世开始,便一直在微型计算机数据库市场独孤求败,目前连关系模型概念都未涉及到的DBase II,只能说属于一个凑数的。

    难度居中的是电子表格软件,这从市场上已经出现的CGrid、VisiCalc、SuperCalc等产品,以及微软宣布正在研发的MultiPlan,便能推测出来。

    同样根据市场上出现的产品数量来分析,文字处理软件的开发难度最低,除了ordEasy、ordStar、ordPerfect外,像Easyriter这样的无名小卒,至少有十余款。

    虽然文字处理软件的开发难度不高,但要想把这个产品真正做好,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比如各种排版功能,既要强大,又要让用户感觉简单好用,就是有很多门道的,仅凭简单粗暴地堆砌人力来速成,往往事半功倍。

    西摩•鲁宾斯坦面对IBM的时候,腰板那么硬气、宁做鸡头不做牛尾,就来源于ordStar的这种底蕴。

    IBM-PC随机附带的这个用来凑数的文本处理软件Easyriter,功能弱倒在其次,关键在于它的BUG让用户忍无可忍,再加上有ordEasy、ordStar这样的标杆参照,立刻引来恶评不断,直接被斥责为有损于IBM-PC的形象。

    被喷得有些狼狈的唐•埃斯特利奇,无可奈何之下,一边督促Easyriter的改进,一边将目光投向了另外一款表现不俗的文字处理软件ordPerfect。

    在犹他州有一所美国最大的宗教大学,同时也是美国第三大私立大学,即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杨百翰大学。

    该校的研究生Bruce Bastian——布鲁斯.巴斯蒂安和教授Alan Ashton——艾伦.阿什顿,在1979年的时候,为小型机系统Data General 研发文字处理软件,由此诞生了ordPerfect。

    布鲁斯.巴斯蒂安和艾伦.阿什顿都很有头脑,这从原本时空里的将来,历经个人电脑行业大浪淘沙的他们,仍能跻身于富豪榜就可以看得出来。

    两人保留了ordPerfect的版权,并联合成立了一家名为Satellite Softare International——SSI的公司来运营这个软件。

    SSI销售ordPerfect的方式很有创意,他们雇佣学生去推销产品和售后服务,因而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鉴于之前和西摩•鲁宾斯坦谈判的失败,导致没有拉拢到对哲儒ordEasy有足够威胁的ordStar,并被不争气的Easyrit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