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汴梁误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处布局(八)

    第二卷 汴梁误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处布局(八) (第2/3页)

了拱卫大夫。正六品的武职阶官,在大宋已然算是相当之高。

    再上一步,就可以换班。至从五品的四厢指挥使直到正三品的上护军,都算是横班环卫官了。可以加从节度使留后直到刺史的虚衔。实际差遣在外可领一路都总管,在内则有资格做到三衙正副都指挥使,正副都虞侯使。大宋这等高阶武官,不过寥寥数十人。

    再往上就是可加节度使衔,正二品的高官。这就是大宋武臣巅峰。就如在都门高俅,在外老种种师道。整个大宋,只有几人耳。

    捧日军作为上四军之一,历史很老。沿袭至后周的铁骑军。宋立三衙之后,归殿前司直领。鼎盛时期捧日军有左右两厢,每厢十军,每军五指挥(营),满编应有五万军马。到了捧日军厢都指挥使一级,作为武官,就已经到了横班。包括捧日军在内的上四军,向来是中央禁军最强悍的武装团体,是用来震慑讨伐四方不臣的主力。

    到了徽宗宣和年间,包括捧日军在内的上四军已经大大缩水。一军率臣有这么强悍的实力,哪个皇帝在台上也不安心。历代皇帝都不断的新立番号,从上四军中抽调人马出来充实新军。

    捧日军虽然还维持着两厢建制,可每厢只有两军了,每军仍然五指挥(营),就算按照法定编制来算,每指挥也只有二百五十名军将使臣士卒了。全军总计二十个指挥,按照编制也才区区五千人。加上吃的空额,还不知道有多少。战斗力已经破败得不堪闻问了。

    饶是如此,能在上四军中得差遣,仍然是武臣中的美官。常昭嗣紧紧抱着高俅大腿,在都门里面禁军各种生意都掺一脚。除了孝敬高俅之外,日子是滋润得冒泡。随着高俅渐渐不起,他这等没有根脚,靠山只有高俅一人,以前仗着高俅宠信,也懒得去交接都门禁军将门团体之辈的武夫。顿时就没了往日声光。手里掌控的禁军生意,给抢得七七八八,作为上四军中一个实领一军称得上中高层的武官,现在居然给排挤到东水关外管些车船务之事了。

    说起来陈五婆这等码头小工,还算是在常昭嗣的管辖之下。

    在萧言找上高俅门路,要借重高俅仍然还残留的一些对都门禁军影响力对禁军财计事下手,在高强高衙内居间穿针引线之下,这常昭嗣和萧言也算是有一面之缘。

    常昭嗣还没觉得什么,萧言却对他上了心。一直断断续续的有所联络。这些日子更加紧了对他的拉拢联络。为他在都门当中一场重要布局做准备。具体经手之人就是方腾。

    常昭嗣原本就是一个不得意的人物,高俅不起后心中更是惶恐。对前途满心思的灰暗。就想着要抱一条新的粗腿。可是以前仗着高俅声光谁也不屑搭理,现在再想改换门庭,却哪有那么容易?

    方腾本来长处就在纵横术上头,拿捏这个惶恐武臣还不是轻轻松松。一直以来都在拉感情谈条件,今日总算是到了最终定论的时侯,才有萧言微服而来,在此间和这位常昭嗣常将军的一会。

    这个时侯,常昭嗣也跟着起身。控背躬身的迎接这位现在在汴梁好大声名的萧显谟。脸上竭力的想堆出一些笑容出来,可紧张之下,却让脸上神色看起来加倍的古怪。

    萧言笑着还礼,示意常昭嗣坐下入席:“萧某来迟,有罪有罪。拱卫请入席,再这般客气,萧某人只好站着相陪了。”

    萧言如此客气,常昭嗣却更是有些紧张。陪笑着就坐了下来。他对萧言如此恭谨,一则就是萧言现今是官家宠臣,差遣也在枢密中,不管名实,都算是管着他这个武臣。二则就是他已经没了靠山,惶恐中萧言又通过方腾许下如许大的好处。让他实在有些舍不得。就是冲着这些好处,也只能奉承这位萧显谟了。

    心下更多的还是忐忑,这方中散言辞里透露出如许好处,此刻又是萧显谟微服亲至。这好处,可不知道该多难拿?也不知道要自己付出多大代价?

    此刻席中,设的是暖锅,又名古董羹。其实就是后世火锅。因其投料入汤咕咚一声而得此名。因为三人密谈,不要人伺候,食材都已经准备好放在旁边小案之上。片好的兔肉羊肉,在汴河凿开冰面捞上来的河鱼。满满当当的放了不少。此刻毕竟是冬季,蔬菜就菘菜一道——就是大白菜。酒酱椒桂调好的汁水放在瓷盏当中,以备佐味。再准备好若干道干果做消食用。

    冬日这等吃食,放在同时代欧洲白鬼子面前,只怕他们要感动得哭出来。

    萧言伸手让客,也没说什么,就请大家开吃。方腾一笑举箸。常昭嗣饶是满肚子心事,这个时侯也只能甩开腮帮子,先塞一肚子再说。

    萧言吃了几筷子,就停下来。真论到吃,大宋还是远远不如后世的。食材不必说了,虽然纯天然无公害,但是花样实在太少。冬天也没什么新鲜蔬菜。更不必说后世花样繁多的各种佐料了。萧言坐下来先开吃,其实不过是故做宁定,先让那常昭嗣忐忑不安一阵再说。

    看他放下筷子,常昭嗣也马上停下。只有方腾还在涮着一片兔肉。还将过暖好的酒壶,自斟自饮,这装B水平,比萧言还要高出一个级数。

    看常昭嗣眼巴巴的瞧着自己,萧言沉吟一下,缓缓开口:“常拱卫,我要是给你三十万贯,你敢不敢拿?”

    咣当一声,却是常昭嗣将摆在几上的酒壶,一下撞了下来。

    ~~~~~~~~~~~~~~~~~~~~~~~~~~~~~~~~~~~~~~~~~~~~~~~~~~~~~~~~~~~~~~

    这世上最爽的事情之一,还是拿钱砸人。

    萧言在心里面发出这般感慨,一边饶有兴致的打量着常昭嗣脸上的神色。

    此时此刻,算是见过钱的常昭嗣,五官都快挤成了一团。只觉得一颗心跳得砰砰响,将这雅间当中所有一切声响都盖了下去。

    三十万贯是个什么概念。都门禁军一年经费开支是三千多万贯。但是实际发到士卒头上,总得要有一半。剩下一半,却是几十个大的将门世家,这些将门世家门下几千名武臣。再加上枢密院,三司,禁中那些与禁军有牵连为靠山的嫔妃,内臣,皇子,驸马都尉…………种种桩桩,相干不相干的人物,都要在里面伸一把手的。

    一年在坐粜事上吐三百万贯出来,其实已经到了禁军将门世家的底线了。很大一部分还是照应赵佶的面子。萧言这事情上头抓得刁,赵佶又穷得眼睛都绿了,还深恨都门禁军在伐燕事上丢脸无能的表现。官家真能为这个事情雷霆大作。而且毕竟不涉及到吃空占役这等根本事情上头。让一步就让一步。

    而且禁军将门世家,未尝不是愤愤。禁军将门世家分摊这三百万之数,几十家每家也要贴出将近十万贯出来,就算有萧言发行第二期债券他们又扣头来认购,多少弥补一些,也真算是大出血了。

    他们暗中也在积蓄力量,做好准备,等这个风头一过去。就要反攻倒算,要让萧言下台,要让一切尽复旧观。都门当中这些时日平静之下的暗流汹涌,基本上就是因为这坐粜事引起的。

    具体到常昭嗣头上,在他鼎盛时期,吃空额,虚领公使钱,坐粜事上占便宜。他这一军当中,还有其他带兵武官要分润,还有上司要孝敬。他实际拿到,不过一年万余贯。加上利用禁军士卒占役做买卖,一年收益最好,分到他头上,大概也就是万余贯的数字。

    这个数字,对于他这么一个没根脚的人物而言。已经算是相当之多。足可置田买地,锦衣玉食,骏马得骑。姬妾满堂。等到死了,还能留给子孙相当一笔家业。

    那些将门世家,一家号称百万贯,几百万贯的家私。那却是开国以来,代代在都门禁军中得掌大权,一百多年下积累来的!

    现在萧言可掌握的资财过千万,却是动员吸纳了整个汴梁积蓄的财富。这是异数,不足为凭。而且他算是负债经营,放在后世算是非法集资。是要吃枪子的。

    三十万贯,搁在常昭嗣身上,有高俅的宠信,他也要顺风顺水的再干十五年。再算上这么一大笔收入的现值,还要更高。更不必说以后他没有高俅这个粗腿可抱。现在就掌着东水门外的车船务,一年收益,直线下降到可怜的几千贯!

    一时间,常昭嗣都觉得自己快要晕过去。

    萧言犹自觉得对这位已经不会打仗的武将刺激不够,又似笑非笑的加了一句:“这三十万贯之外,对拱卫的前程也还要有一个交代安置。不然萧某人怎么对得起常拱卫?…………愿意锦衣归里,我和老种相公还有些交情,在陕西四路,总有个安静地方军马副总管的地位。要是愿意留居汴梁,萧某事毕之后,则还常拱卫一个捧日军厢指挥使的位置如何?”

    一番话说毕,不等常昭嗣有什么举动,萧言轻轻击掌。在外间侍立的貂帽都亲卫已经入内,从怀中取出一叠精心置备出来的皮纸,每张都是五万贯之数,足足六张。摆在了方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