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两难

    第四百一十三章 两难 (第1/3页)

    张凤翼带着喜悦口吻的信函送达淮安的时候,郑勋睿的情绪瞬间爆发了。∮∮,

    征收拖欠赋税的事宜,最早是东林党人提出来的,其环境是在皇上清剿阉党之后,东林党人一并提出来的策略,还有免除诸多的商贸赋税,打着的旗号当然是藏富于民,也正是因为东林党人提出来的这些祸国殃民的谋略,导致已经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走向了灭亡。

    就连魏忠贤,都知道老百姓的苦,在掌握权力的时候,是绝不会增加百姓负担的,魏忠贤和东林党人之间根本冲突的所在,很大一部分是魏忠贤为了让府库充盈,从士大夫和商贾的身上打主意,大量的征收商贸赋税,导致了东林党人的激烈反弹。

    这样的例子,以前也存在,当年的张居正,同样是从商贸赋税上面做文章,让国库充盈起来,遗憾的是,张居正英年早逝,其推行的政策,同样遭遇到官僚和士大夫的疯狂反扑,最终落得家破人亡的悲剧。

    一个最简单的比较就是,魏忠贤掌控权力的时候,不仅不增加百姓的负担,还拨付银两维修沟渠河道,可东林党人得到皇上的重用之后,十余年的时间,朝廷没有拨付一两银子维修沟渠河道,相反却增加了百姓的负担,农业赋税曾经两次上调,甚至大规模征收拖欠的农业赋税,导致百姓走投无路,而农民造反大规模的爆发,正是东林党人执掌权力的时候。

    另外的一个方面,为了维护江南士大夫和商贾的利益,东林党人又以藏富于民的口号,大范围的降低甚至是削减商贸赋税,导致府库的收入大幅度减少。

    东林党人维护自身的权益。不顾百姓死活的嘴脸,在征收赋税的事情上面,暴露无遗。

    郑勋睿对东林党人最大的意见,也就在这个地方,至于说后来的党争等等事宜,那都不算是什么稀奇事情。反正这样的事情,历朝历代都发生过的,只不过明末党争太厉害,已经直接威胁到江山的稳固了。

    也正是多方面的分析,让郑勋睿下定决心与东林党人对着干,而且他要从根本上动摇东林党人的根基,甚至是彻底剿灭东林党,否则大明王朝迟早是要毁在东林党人的手中,神仙都无法挽救。

    出任漕运总督之后。郑勋睿在一步步的打下基础,已经准备在下半年开始动手了,谁知道这个时候,内阁居然决定重新开始征收历年拖欠的赋税。

    崇祯元年到十年,大明各地遭遇了数不清的天灾,北方的灾情尤其惨重,这导致了北方的老百姓彻底破产,南方的老百姓也是朝不保夕。北方的老百姓,生存成为最大的问题。卖儿卖女甚至是人吃人的景象都出现过,饿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如此情况之下,朝廷没有想到全面的赈灾,反而还要数次的增加赋税、征收拖欠的赋税。

    这是典型的**,天灾加上**。岂不是要硬生生的断掉大明的根基。

    内阁的这个决定,是自毁基脚的决定,是将大明推向快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