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跌眼镜的战局

    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跌眼镜的战局 (第2/3页)

经过去,其没有暴病身亡。

    稍稍停顿了一下。郑勋睿再次开口了。

    “福建的局势尚未完全稳定,徐望华呕心沥血,大致稳定了局面,郑芝龙麾下水师的整编也基本完成,我看徐望华还是要回到南京来了,凤阳巡抚之职务撤销之后。史可法回到了南京,我看就让史可法出任福建巡抚。”

    郑勋睿考虑的是实际情况,徐望华责任重大,不可能总是兼任福建巡抚,按照郑家军整合的安排,福建、广东和广西为一片,郑家军一万将士重点驻扎在福建和广东两地,其地方上的稳定是不存在多大问题的。

    郑勋睿预测的北方的大乱即将出现,南京六部已经陷入到一片忙碌之中,很多的事情需要筹备,户部又是特别重要的部门,户部左侍郎熊文灿虽说也有能力,但在南京的影响力不足,不可能与徐望华的威望比较,郑勋睿自身需要统筹考虑所有事情,不可能长期兼顾户部的事宜,故而徐望华必须要尽快回到南京。

    史可法很有能力,早就体现出来了,出任福建巡抚没有任何的问题。

    李自成亲率大军逼近了保定府城,其麾下义军总是达到了三十万人。

    在李自成看来,此番战斗获取胜利没有任何的悬念,朝廷大军士气不振,从真定府匆忙退往保定府,本就是无心恋战,义军已经占领了真定府、大名府以及河间府部分的地方,接下来就是乘胜前进,打败杨嗣昌及其麾下的朝廷大军,兵锋直指京城了。

    得到斥候禀报,说是朝廷大军在保定府城之外排兵布阵的时候,李自成仰头哈哈大笑了,他早就听说杨嗣昌只是文官,虽说在战术部署方面有着很不错的能力,可从来都没有上过战场,如今看来果不其然,杨嗣昌若是率领朝廷大军死守保定府城,义军想要攻克保定府城,尚有一定的难度,或许会付出较大的代价,现在杨嗣昌抛却了占据的优势,与义军面对面厮杀,如此岂不是给与了义军机会。

    李自成马上命令斥候告知在河间府的刘宗敏,率领大军速速赶赴保定府。

    义军在人数上面有着绝对的优势,打败朝廷大军只在眨眼之间。

    杨嗣昌的确是拼了。

    京城之中发生的事情,他都是知道的,内阁首辅钱士升带头弹劾,被司礼监大太监王承恩挡下了,且皇上敕封他杨嗣昌为太子太师,这是皇上的绝对信任。

    肩负重任的杨嗣昌,内心是有愧的,两次给皇上出主意,结果两次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一次是要求郑家军剿灭流寇张献忠,结果郑家军趁机占据了四川与湖广两地,这一次诱使流寇进攻陕西,结果流寇调转枪头对准了朝廷大军。

    皇上敕封李自成为都督同知的圣旨,同样成为了笑话,这等于是**裸的打脸。

    如此的情况之下,杨嗣昌不管提出这些建议是什么想法,都不能够免却罪过,但皇上根本就没有责罚,而是完全信任,让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