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战略(上)

    第三百一十一章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战略(上) (第1/3页)

    总后首长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反到是认定自己捡到宝了,RD—9发动机,克里莫夫设计局最新的尖端产品,被称为苏联自主研制的首款轴流式喷气发动机,其性能可以压倒几乎所有西方现役的航空发动机。

    就这么个可遇不可求宝贝,总后首长恨不得一口将其吞下,什么消化良不良的,反正吞进肚子里去,还能翻天不成?是以他对柏毅的说法很不在意,是以说话的时候将“最先进”三个字会的很重,临了的一个反问更是意味深长。

    那意思已经很明白,东西可是最好的,你小子还想搞什么幺蛾子?没门!

    柏毅倒不是想搞什么幺蛾子,别人不清楚,但他却非常明白,别看RD—9发动机籍籍无名,但其改进的RD—9B型发动机却是家喻户晓,因为它所配属的战斗机正是大名鼎鼎的米格—19,其中国仿制型,就是后世军迷口中的“六爷”——歼—6!

    而如今米格—19还只是图纸上的线条,苏联你就把配属发动机的基础型号提供给中国,说真的,连柏毅都有些震惊苏联人的慷慨,要知道历史上中国获得RD—9B的圈套资料是在1958年,并于当年投入仿制工作。

    而如今,通过柏毅等人的一番努力,这种未来支撑中国半边天空的动力之源,提早了七年便来到了中国,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是一件庆幸的事,事实上柏毅也是如此。

    然而当他看完所有关于RD—9发动机的转让条款后,却不禁皱起了眉头,里面的图纸和工艺的确很详细,但却没有制造厂的配套建设,研究所的组建事宜,更没有人员的教育培训。

    发动机的研发与制造最核心的恰恰的是后者,如果不能在制造环节上取得工艺上的突破,不能在研究环节上得到更高效的材料,不能拥有大批技术成熟的工人队伍,就算航空发动机的图纸画出了惊世骇俗的气魄,那也只是个虚头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