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战略(下)

    第三百一十二章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战略(下) (第1/3页)

    总后首长闻言怔了一下,但依旧有些不服气:“下个型号怎么办?有了这个型号为基础,掌握了技术,锻炼了队伍,自然好办!”

    “飞机分轰炸机,强击机,截击机,歼击机,难道我们每个飞机型号都要配一款专门的航空发动机?更何况如今战机更新换代异常迅速,从螺旋桨战机驰骋天际到如今的喷气式战机包打天下,才几个年头?谁敢说几年后战机所需要的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会是怎样个高度?所以,首长,咱们真得好好想想,这个全新的工业门类该怎么走!”

    柏毅的话有点冲,但他就是这么个人,平时的时候得过且过,甚至极怕麻烦,可一旦认真便像换了个人,有一说一绝不顾及,哪怕是在领导面前也是如此,总后首长跟柏毅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交到,自然是清楚这家伙的脾性。

    非但没觉得柏毅做得出格,反倒是认为这才是一个技术工作者应该有的求实态度,要知道他们领导层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候可是比柏毅的话更冲,更直白,结果却是令党内更团结,工作更热情。

    至于那些小肚鸡肠,无容人之量的人,早就被整风的大潮清除干净了,是以总后首长听了柏毅的话并没有在意态度上的问题,反倒是皱着眉头思考起柏毅的话来,说实话,对于何时能将RD—9发动机的技术吃透,总后首长心里也没底。

    毕竟如今的中国连活塞式航空发动机都造不出来,更别说技术难度更大的喷气式发动机了,之所以抱着仿制RD—9发动机心思不放,可不是为了自己的政绩,而是觉得这么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要是错过,中国何时才能有自己的航空发动机工业?

    是以当他得知苏联准备提供RD—9发动机后,可谓是欣喜若狂,认为这是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起步的最好机会,以至于没等跟苏联签订协议,便已经向中央提交了一份组建航空发动机工业的相关报告。

    为此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