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段颎兵进南皮城,飞熊扬威灭刘悝(上)

    第193章 、段颎兵进南皮城,飞熊扬威灭刘悝(上) (第1/3页)

    熹平元年(公元172年),秋八月末,曹节与王甫等人诬告勃海王刘悝勾连京师人员,伺机谋反,以夺皇帝之位。灵帝稍加查证,深信不疑,以图谋篡位,大逆不道的罪名,处死中常侍郑飒、董腾二人,并诛灭其等全族。

    随后,灵帝又令曹节、王甫追查朝中、宫中、京中所藏匿的刘悝党羽,一时间大狱再兴,不少正直官员惨遭横祸,洛阳士儒亦是多有牵连。

    同时,灵帝为防患于未然,紧闭城门,严密封锁消息,还令北军五校兵马紧守洛阳各处要道,防止有人通风报信,走漏消息。

    而段颎奉灵帝诏令,征召陇西太守董卓的三千飞熊军,以及三河骑士三千余人,合计六千精骑,以征讨高句丽、收复玄菟郡为名,急往渤海进兵,欲出其不意,剿灭刘悝。

    待段颎进兵至冀州河间时,刘悝依然不知洛阳动向,满心以为段颎前去讨伐高句丽,并未在意。这日晌午时分,艳阳高照,天气略有些闷热,段颎率军行至河间国成平县,忽而传令三军安营扎寨,埋锅做饭。

    众将疑惑不解,齐齐拥到段颎帅帐中,问起缘由,帐中有段颎之子段训(字从浩)、段颎族弟段煨(字忠明),以及董卓(字仲颖)、李傕(字稚然)、郭汜(有名郭阿多)。

    董卓以为段颎因军士连番奔行,心中不忍,故而在此停歇,当先说道:“此时正值晌午时分,若是将军体察士卒行军疲乏,稍事歇息便可,何故突然止步不前?”

    “此番征伐高句丽,本就路途遥远,若是战事再有所拖延,恐冬日将至,到时士卒难免受严寒之苦,正应趁此秋高马肥之时,驱逐高句丽蛮夷”,段煨随后忧声道。

    段颎瞧着帐中众将皆是一头雾水,满脸欣喜,大笑不已,众将疑惑更甚。段颎笑过之后,正色说道:“诸位将军,此次本将率军来此,名为征讨高句丽,实乃奉陛下密诏,擒拿渤海王刘悝。”

    “啊”

    “刘悝”

    此言一出,帐中一片哗然,众将皆以为是要去讨伐高句丽,未想到是剿灭刘悝,惊愕半晌。段颎又自怀中取出一封皇诏,交予众人传阅,接着说道:“刘悝蓄养兵甲,图谋不轨,陛下为免打草惊蛇,引起骚动,故而令本将秘密行事,不得已对诸将有所隐瞒,还请诸位勿怪!”

    “将军,不知渤海兵力有多少?”董卓暗暗一想,有些犹豫起来,自己这三千飞熊军可是耗费无数资财,若是野战自是不怕,胜不过还可以跑,毕竟飞熊军已然一人二马,行动迅捷。

    “仲颖不必忧虑”,段颎看出董卓略有迟疑,出言宽慰道:“刘悝于南皮城聚兵二万,其众虽多,却只是乌合之众,一战可破。”

    “哼”,郭汜翻了翻白眼,轻哼道:“将军,此次出征军士皆是骑兵,若是刘悝据城而守,就算这六千骑兵下马步战,只怕也难以攻灭刘悝,弄不好是损兵折将,末将以为当速请朝廷发援军,合力攻城才是。”

    段颎洒然一笑,心知己方兵力远逊于刘悝,且是客军来战,诸将难免有些不安,至于以骑兵攻城,自己断然不会愚蠢至此,说道:“本将早有定计,诸将不必忧心。”

    “且随我来”,段颎带着众将来到地图前,指着渤海国说道:“渤海北临渔阳、广阳二郡,西有河间,南接平原郡,东为浩海,本将早已修书青州、幽州,由青州刺史李寿、济南相鲍鸿二人率军严守平原,谨防刘悝难逃;幽州刺史郭闳、护乌桓校尉王渊二人,征调渔阳营兵及各处郡兵数千人,严密布防渔阳、广阳二郡,以防刘悝北蹿。”

    段煨点头道:“如此一来,南北两路皆已封死,东部为汪洋大海,难以逃命,至于西路则有兄长率六千精骑阻挡,刘悝必然难以逃脱。”

    “将军,若是刘悝早在南皮城中囤积无数粮草,坚守不出,只怕我军亦是奈何不得刘悝”,董卓低声提醒道。

    “仲颖之言,正是本将忧心之事,不过本将已思得一计,或可轻易攻入南皮”,段颎沉吟片刻,继而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