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受罚

    第276章 受罚 (第1/3页)

    陆准在太子面前邀宠,不过是进了一本书和一包糕点罢了,不过几串铜板就买的到的东西,他自己不在意,可在食欲全无,生活乏味的太子眼中,却是上上的好臣子了。不像那些整天就知道逼着他背皇明祖训的家伙,一个个无趣透了。

    点心吃过了,觉得比御厨做得好吃多了,那自然是还想再吃的。孝陵卫诸事平静,看上去也不存在什么隐患,陆准倒乐得哄他高兴,便经常到城里去给他弄点儿新鲜东西吃。

    北地之人,往往难以享受南地的种种美食的好处,这是因为生活环境有所不同,难免有水土不服之疾的缘故。但这又不是拿他当主食来吃,每天换着花样的尝试各种各样的新东西,那叫尝个新鲜。非但不可能感到不适,反而是越吃越想吃。

    太子被这美食给勾得,在行宫中根本就是坐不住了!甚至在陆准早上前来例行请安的时候,破例召见了他。

    “怀远将军,孝陵卫指挥同知,臣,陆准,叩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这里所说的‘怀远将军’是陆准的散官加衔。与唐宋时不同的是,明代的散官地位已经是不如以前,按照官职授予。

    比如陆准这个从三品的孝陵卫指挥同知,初次授予本官职时,即同时赐予怀远将军的散官之称;初次考察称职时,则赐予升授的散官定远将军之称;再次考察功勋显著时,再赐予加授的散官安远将军之称。平常所说的‘特进荣禄大夫’、‘特进光禄大夫’之类的,也是散官中的职称。

    六岁的太子殿下在椅子上高坐,年纪虽然小,但皇家血裔确实身带着高贵的气质。这也就是人常说的‘三代为官作宦,方知穿衣吃饭’,一夜之间出现一个暴发户,三代人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身上的气质绝对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比拟的。

    只见他稳稳地坐着,轻轻抬了抬手,吩咐道:“陆大人请平身!大伴,给陆大人看座。”

    “臣愧不敢当,谢殿下!”陆准谢过太子,在张鲸搬来的凳子上坐下来,随后便等着太子发话。

    而小太子则看着陆准入神,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也不知道到底是在想些什么。

    陆准任由他审视了半天,以至于从未在君前奏对过的陆准都不禁被这孩子看得心里头发毛的时候,太子才终于将目光收了回去,对陆准露出了天真的一笑,随后说道:“卿近来托大伴进献给本宫的点心,本宫觉得很是受用,一直没有机会当面道谢,实在是太失礼了。”

    陆准连忙起身推辞道:“臣是大明的臣子,侍奉天家本就是臣的本分,些许点心,能够让殿下觉得受用,或许还能博殿下展颜一笑,就已经是臣求之不得的事情了。殿下若是称谢,那便是折煞微臣了。”

    小太子示意陆准重新坐下,看着他诚惶诚恐的样子,脸上不禁满满的露出孩童独有的天真之色。他平日里接触的最多的是身边的宦官,而接触的第二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教授他课业的师父,接见武臣的机会是几乎没有的,所以对陆准很是好奇。见他并非是先生们所描述的那般‘粗鲁、嗜杀、不懂礼仪’的武将,便愈发来了兴趣,一时间也就忘记了什么礼仪之类的事情,不免才露出了孩子的秉性。

    他颇有些天真的对陆准说道:“本宫在京城时曾听父皇说起过你,父皇说,你一门簪缨,两位兄长皆为天子门生。而你自己为守御太祖陵寝,更是几次都险些将性命赔上,是大明的忠臣良将。但本宫今日看你,这么瘦弱,怕是连高老先生那样硬朗的文臣发起怒来你都不是对手吧?又怎么做得将军?”

    “额……”陆准不禁被他问得一愣,眼神看向张鲸,张鲸自然也是一脸的惊愕。

    任是谁也不可能想到,小太子竟然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来。若不是他年纪小,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