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望月阁之宴

    第51章 望月阁之宴 (第2/3页)

,行使司法监察权。衙门为常置司,职权与录事参军有所重叠。

    事实上,判官以前只是知州的幕僚之一。他是知州为了监控诸曹官,显示自己的权威而存在的。唐末之时,诸曹官被知州幕僚架空,造成了知州独大,各州府逐渐脱离朝廷控制,形成割据势力。

    大梁立国之后,通判一职便由朝廷派遣,权力在录事参军之上,同时知州政令必须有通判副署才能生效。

    如此一来,通判由知州的幕僚官变成朝廷制约知州的手段之一。

    从通判和诸曹官的职能来看,似乎事情都让他们做完了,没知州什么事了。似乎有没有知州的存在都不影响一州的行政运行。

    但是!知州握有最高的地方司法权,也就是说录事参军和司户参军判定的案件,只要知州认为不合理的,都可以推到重审;而且涉及到定人生死的重大案件,必须由知州亲自审理。最关键的是,各种施政措施必须由知州首肯后,方能执行。

    总而言之一句话,在这一亩三分地上,知州才是老大。

    李越如是想着,目光扫视一圈后道:“本官此次赴任途中,见泉州经历旱蝗两灾,各地民生凋敝,百姓筚路蓝缕。实在让人心痛,可否拿出钱粮救助一下贫苦百姓。”

    “知州大人心系泉州百姓,下官钦佩不已。”钱粮的事归司户参军管理,所以许如松答道:“只是,泉州府库并不充裕。不瞒知州大人,去岁尚有五万贯的亏空无法填平。”

    “什么?”李越惊讶的目瞪口呆,“泉州不是有市舶之利,怎会拮据如此?”

    “这……”

    许如松面露难色,李越却还是盯着他等待回答。李越气势凌人,许如松被盯得额头渗出密密麻麻的细汗,不停的用手擦拭。

    “李知州有所不知,这事情就坏在了这市舶之利。何况这泉州市舶司是归福建路转运使管辖,泉州地方只能分到不到一成的利润。”还好有通判唐克之替许如松解了围:“而且南外宗正司在泉州,而这花费朝廷每年只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