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逃亡张掖

    第九十一章 逃亡张掖 (第2/3页)

,青海马军从扁都口冲出祁连山,在民乐县的三堡镇与尕司令马英激战,打得马英败走肃州。1937年3月,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失利以后,马军再一次从扁都口进入甘肃,在民乐以清乡为名搜捕、杀害失散红军。

    马车队驶离了扁都口,与前来迎接的韩功的军队相遇。韩家的亲属和财物安全地抵达了张掖,当晚住进了韩家的大宅院。

    阿西娅等人服侍韩家老小休息以后,简单地洗漱了一下,躺倒在木床上睡了一个安稳觉。

    张掖也是一座河西走廊上的历史名城。

    早期,张掖先后是戎人、狄人、乌孙人、月氏人、匈奴人的属地。西汉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战败匈奴。公元前111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设置张掖郡,为河西古四郡之一。

    两晋南北朝时期,张掖建立了北凉国,这里的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为北方佛教的中心,同时也使张掖成为内地与西域通使和商贸的中介。

    554年的西魏时期,因为境内的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

    大唐时期,甘州的音乐对中原音乐影响很大。五代时期,甘州归属回鹘,称为甘州回鹘。

    北宋时期,党项人击败甘州回鹘,建立西夏。

    大元设置了甘肃行省,甘州为省会。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前往上都的途中在甘州停留一年,记述了甘州的富庶、城市的规模以及宗教寺庙的宏伟。

    大清时期,甘州为甘州府治所,甘肃提督统军驻地,节制凉州、肃州、西宁、宁夏四镇总兵。

    大清王朝在西部的历次军事行动均以甘州为军事提调中心和后勤补给基地。

    1927年,国民政权把甘州改名为张掖县。

    张掖地域南靠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洲景象。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阿西娅和韩家人在张掖没有待上几天安心的日子,就听到城里风传解放军要打过来了。

    韩功整天闭门不出,打发管家专门到街上打听消息。

    管家带回来的每一条消息都让大家胆战心惊:

    西宁失守了!

    武威失守了!

    海西失守了!

    9月12日,解放军第1野战军1兵团2军5师从西宁出发,经过扁都口峡谷,穿越祁连山,向民乐开拔了。

    前卫14团冒着漫天风雪,轻装疾进峨堡口。153名身着单衣的战士在山路上冻死了。

    解放军像天兵天将一般突然冲出了扁都口,经过炒面庄、张连庄、何庄,当夜奇袭了洪水城,夺取了民乐全县。

    解放军兵临张掖城下了!

    韩功再也坐不住了。他命令下属备好牛马,卷起贵重的物品,匆忙带着新娶的小老婆——大满堡的民团头子张成仁的孙女等人,向祁连山的深处逃亡,企望苟延残喘,卷土重来。阿西娅等人也被裹挟一同进山了。

    他们在慌乱之中逃进了灰条沟。

    灰条沟里住着几户挖煤的人家。其中一个家的男主人叫任廷栋。

    任廷栋出生在安徽大别山区霍山县一个贫寒农家,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渡过黄河开始西征,在景泰战斗之后部队改编组成西路军进入河西走廊,任廷栋经历了西路军血战河西的全过程。

    1937年春天,任廷栋与160多名红军战士不幸被俘,在安西县城被关押了7天以后又押解到张掖。

    来到张掖之后,他们被关押在北街上一个破旧不堪的骆驼店里。任廷栋身陷牢笼,心里想念红军部队,寻思着一定要找机会逃出去。他乘着放风晒太阳的机会,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有一段院墙是用锤将木桩打入地下编成的,就和一个战友暗暗商量好出逃的方法。

    一天半夜时分,他们卸掉木窗悄悄摸到墙边,两人合力拔掉一根木桩,乘着夜色逃出了骆驼店,再装作拉粪的乡下人,随着拉粪的大车混出了城。

    天亮的时候,他们在一个村旁的庄稼地里碰见一位拔草的大嫂。

    那位大嫂看出他们两个人是外地人,猜测他们是红军娃子,就告诉他们说:“马军到处在搜查。这里藏不住。你们快向东边走吧。”

    好心的大嫂指了一条路,还把身上带的几块饼子送给了他们。

    他们只知道红军的部队在黄河东面,一路乞讨躲避着马军的搜捕,一直向东去寻找部队。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行程,他们到了兰州。两个人不敢进城,从城外绕着山道走,又走了数百里路,来到了偏僻的临洮县上营村。他们停下来给当地的老乡打短工,背柴、挖地、搬石、送粪,各样的农活都干。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他们隐姓埋名,任廷栋改名为林寅。

    在那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