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义父

    20 义父 (第1/3页)

    “咱们过去看看?”阿布首先说道,他看出来芸娘有些异常。

    “嗯,听起来这个弹琵琶的人好像很伤心,有种生无可恋的感觉。”

    阿布边走边暗自嘀咕芸娘原来这么厉害,听个琵琶声都能听出弹奏者的心声,可惜自己的功力不够啊,只能再次发出精技于斯的感叹了。

    循着声音,很快就来到了一座院落前。是一个临街门坊,借着灯光能分辨出来门框上的牌匾上写着乐器坊的字样。虽然早已过了打烊的时间,门却依然开着,屋内点燃着灯火,一人坐在门槛上,怀抱着一个琵琶,嘈嘈切切的弹奏着。见有人来,既不起身揽客,也不主动介绍,仍独自弹奏着,好像独自留恋在自己的世界里一般。

    借着灯光,见此人一身灰色长衫,头发披散着,黑发中参杂着白丝,脸上胡子拉碴,四十余岁的样子,眼神聚焦于身前的某一个点上。这种造型经常见于后世的各种武侠作品中,多是以一个落魄江湖的大侠形象出现。可在唐朝这个时代就显的有些怪异了,只能说他已无心打理自己或者不在乎自己的形象了。

    芸娘又听了一会儿,看了阿布一眼,便上前问话:“店家,可否进店内一观?”

    这个中年的男子抬头看了芸娘一眼,又看了看她身后的阿布和吴夜,好像才发现他们似的,只说了一句“请自便”,随后又浸入了自己的音乐世界。

    芸娘率先走进店内,吴夜好像也察觉到了当前的气氛有些不对劲,也不再大呼小叫了,拉着阿布的手,安静的跟在一旁。

    店内空间不大,点着两支白色蜡烛,在灯光照耀下,显得十分亮堂。中间为空,四周墙壁上,用木板隔断为一个个的橱格,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乐器。

    阿布除了琵琶、笛、箫、唢呐以外,剩下的就不认识了。芸娘边走边低声为他介绍,好像怕打扰到店主的弹奏似的。什么五弦、三弦、竖箜篌、凤首箜篌、答腊鼓、筚篥等,让阿布大开耳界。

    过了一会儿,芸娘走到墙边,拿起了一个琵琶。倾听着店家的弹奏声,循着节拍,拨动了自己手中琵琶的弦。

    门槛上的店家好像在睡梦中,忽然被惊醒了似的,回头望向店内拨弄琵琶的女子。他接着又弹奏了几下,而芸娘也跟着弹奏了几下。接下来两个人你弹一段,我拨几声,一唱一合,好像两个人在用琵琶交谈,有时急切、有时低缓。

    吴夜偷偷拉了拉阿布的手,阿布蹲下来,吴夜趴到他的耳朵边,悄悄问阿布:“姐姐怎么也玩起琵琶了?”

    阿布摸了摸他的脑袋,说:“我也不知道,好像她们在用琵琶说话呢。”

    弹奏了一阵,这个中年男子停下弹奏,起身回屋。对着芸娘深施一礼,芸娘急忙向旁边躲开。只听这人用有些沙哑的声音道:“没想到此生还能碰到小娘子这样的知音人,这是在下的荣幸。多谢你的开导,可人生无常,我活着已没什么意义。”

    芸娘敛衽一礼,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之,先生音律高绝,天下之大,又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

    男子眼神一黯:“独子夭折,妻子伤心过度,也随之而去。妻儿已故,阴阳相隔,我又何必独留世间受苦。”

    阿布这下算是听明白了个大概,芸娘从男子的琵琶声中听出他含有离世的意思,便好心跑过来,并用琵琶弹奏音乐来开导他,可他老婆孩子全没了,生无可恋,也准备去死。可见这个人也是用情极专之人。

    能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心声,能描述自己的情绪,这得是达到了多高的造诣?就冲芸娘愿意主动劝解这位男子这一点上,少不了我也得尽力而为了。

    不过既然你还愿意和别人交流,那就说明对这个世间还是有留恋的,那就好办了。

    阿布上前施了一礼:“这位先生,不知可愿详谈一二?”

    中年男子看了阿布一眼,心说我在和音乐知音交心,你横来插一杠子是几个意思?但见阿布样貌俊朗,眼神清亮,又是与芸娘同行之人,也不便发作,便道:“几位稍等。”而后去了后院,出来时,已将头发用一个簪子挽起,手里拎着四把胡椅,阿布帮忙接过。店家又去了后面搬了个小几,摆放几样水果,将店门关闭,几人才分宾主坐下。吴夜闲不住,在各个乐器前看来看去,还不时的动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