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竹简上换了人名

    第一百三十六章 竹简上换了人名 (第1/3页)

好小子。”皇帝卷起陈胜发回咸阳的奏章,又拿起韩东清发回了密保,自己阅读对比起来。

    陈胜就任不到两个月,一连发回了将近一百个奏章归来,比起同期任何一个郡发回的综奏报都要多,而且多几倍。

    陈胜的奏报事无巨细。涉及到闽越的种种变革,他都以极快的速度汇报给皇帝。当然,在收到陈胜的奏报之前,韩东清的密报早已经出现在皇帝的案桌上了。连在书房里行走的侍卫宦官们都知道了皇帝最近的习性,而把新立在书房里的一个写着“闽中郡”三个大字是书架往靠近皇帝的位置上挪近了许多。

    看得出来,皇帝对于这个地方的关注非常。

    “就任两个月,就搞出了这么多事情来。就算是朕,恐怕也做不到。”皇帝入神地想着。从陈胜每推行的法令上看,几乎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每一个法案施展起来,阻力都是最轻微的。在皇帝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身为帝国皇帝,他自然明白,在一个落后的荒蛮之地,想做出一点改变,都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陈胜所杀的一千多人,已经昭显出了这个过程伴随的血腥。

    陈胜对于自己杀人的理由很充分,皇帝也很欣赏他的刚毅铁血,甚至还稍嫌陈胜手段不够血腥。若按照皇帝的心意,那死的人可不止这么一点点。

    皇帝甚至忍不住将自己拿来和陈胜对比,自己处身陈胜那个位置上,自己会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对比出来的结果,当然是皇帝做得更好。不过皇帝也清楚,这并不是陈胜的能力问题,而是自己是皇帝。自己在做事情的时候,可以没有更多的顾虑。

    “重农不抑商。嘿嘿,有意思。看你小子如何两者同重。”皇帝回想着陈胜不久前的奏章,脸上尽是玩味的表情,好一会才说道:“朕倒是看看,你能够走到哪一步。”说完这话,皇帝的眼角撇了案桌上陈胜最新上奏的奏章。那奏章的内容,是关于盐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