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京保卫战(六)

    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京保卫战(六) (第2/3页)

    南朝梁武帝时期,佛教盛行,有位高僧云光法师常在此地高座寺后的山顶设坛讲经,有僧侣五百余人,趺坐聆听,讲得精彩,听得入神,盛况空前。相传此事感动了佛祖,遂落花如雨,化作遍地绚丽的石子,雨花台由此得名。

    从三国时期孙权在此建都,雨花台这处小山包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东晋豫章太守梅颐曾在此抵抗外族入侵,南宋金兵入侵,抗金名将岳飞在此痛击金兵。此后的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辛亥革命讨伐清兵,抗日战争中的“首都保卫战”,都曾在此掀起连天烽火。

    朱元璋在筑城时也考虑过雨花台的军事价值,可是当时的火炮没有这么远的射程,雨花台的作用远远没有后世那么重要,同时将雨花台纳入城中必定要增加工程量,还要破坏南京城的整体布局,所以朱元璋也就将雨花台放在城外。

    可是随着火器的发展,火炮的射程越来越远,到明末,新式的万斤红夷大炮已经能达到三里地的射程。这样如果有人在雨花台设立炮兵阵地,完全可以居高临下用火力击垮厚重的南京城墙。

    多铎看到雨花台,笑着跟身后的恭顺王孔有德说道:“恭顺王,看到前面的那座小山没有,你的炮队在小山上立营,然后用红衣大炮不间断轰击城墙,这样城墙即日可破,到时候你就是首功!”

    孔有德看了看南城外的那个小山包,距离城墙有两里远,自己这边最重型的五千斤红衣大炮应该能打到。可是昨天孔有德听说明军也有红衣大炮,自己这边的红衣大炮笨重,没有两天可修不成阵地,如果明军趁着这个机会给自己来一炮,那可够受的。

    “十王,末将领命!但是末将听说明军也有大炮,如果趁我军不备先行开炮可怎么办?”

    多铎笑道:“这个恭顺王放心,一会儿本王就命人猛攻正阳门和聚宝门,将明军火力都吸引过去,到时候恭顺王趁机立营即可!”

    多铎说完对身边的刘良佐与李本深说道:“刘总兵,你带着三万本部人马佯攻正阳门。李总兵,你带着本部两万人马佯攻聚宝门,为恭顺王立营争取时间!”我爱搜读网

    多铎这完全是将这些明朝降军当炮灰,但是刘良佐和李本深也没办法,只好躬身领命。

    清军在这面准备攻城,作为守城方的马铖也正在紧张的观看清军动向。

    得知清军到了城外十里处,马铖穿上盔甲来到聚宝门城上的望楼。城墙在加上望楼足有五十多米高,在千里眼的加持下很容易看到十里外的清军。

    看到密密麻麻的清军队列,马铖说不紧张那是假的,毕竟在一年前他只是个送快递的三流大学生,现在让他跟东亚最有战斗力的满洲八旗面对面的拼刀,实在有些扛不住。

    就在这时对面清军吹响了牛角号,数百个牛角号的响动真是震耳欲聋,有过一次经验的马铖知道清军要攻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