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颜师兄呢

    第170章 颜师兄呢 (第1/3页)

    九月十五是发榜之日。

    云中城的百姓和考生们,自然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张榜结果,但外地府县的肯定不行。近的地方两三天,最远的县乡甚至要十几天才能到,这无疑是很磨人的。

    经过千百年的演化,偏远府县自然想出了别的办法:飞鸽传书,再由本府自行报喜。只需提前准备好一定数量的匾额,在接到飞鸽喜报后,把考生名字一填,一般便能当天送到考生家中,最长不过三天。

    正常来说,离云中城只有一天路程的杭州府是不用如此的,但今年不同。

    今年,有全杭州府最瞩目的那个人参加科考,上到官吏富豪、下到贩夫走卒,都对这次科考结果关心到了极点。杭州府的衙役们更不说,若能到那位家中去报喜,估计得到的喜钱就能顶自己一年花销。

    这里面最急的人是谁?不是颜母,是张袁野。

    张袁野自担任杭州知府兼任云东巡抚之后,如履薄冰、殚精竭虑。倒不是本性如此,能风花雪月,谁愿整日里担惊受怕?但时政就是如此,没有办法。

    云东地区被倭奴们闹的底朝天,但一到杭州就绕道走,原因是啥?整个东南如今乱得一锅粥,可云东地区愣是没有一个灾民朝杭州跑,原因是啥?

    幸亏有颜家坐镇支撑,自己才能保住乌纱帽——这个道理,张袁野是早就知道的。于是,对于颜家的事,自然是特别上心。平日里颜家需仰仗杭州府的事不多,但这次不一样。

    花花轿子人抬人。现成的最好热灶都不去烧,只有脑子坏了的人才能这么干。于是张袁野动用了自己私底下的人脉:提前打探乙榜榜单。

    不管再严的规章制度,只要是人在管,那总是有漏洞的。张袁野又不是要篡改榜单,打听几个人名而已。这样的事,根本难不倒被“关押”在明远楼的那群同考官们。

    当官么,这个时候不相互使用,何时再用?

    结果出来后,张袁野依旧没敢大意。九月十五当天,另派人一大早在云中城榜下等候。当张袁野从两只信鸽下取出相同内容榜单和打听出的结果比对完,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对张袁野来说,颜家的那位是何等心高气傲的人。若是这次没中,一怒之下甩手不管云州官场的事,那对自己无疑是灭顶之灾。

    所以,信鸽飞到杭州后半个时辰,颜子卿刚跑出云州城东门不到百里,整个杭州已经沸腾起来……

    江南素来文风昌盛,在这个读书高于一切的年代,乡试中举无异于鲤鱼跃龙门。所以从九月十五一大早起,街坊邻居们便紧紧盯着此科有应试者的门庭,哪怕往年捷报第二天才能到。

    余杭县衙早就扎好彩棚,等喜报官一到便好敲锣打鼓,迎接这三年一度的节日。还有无数闲散之人,提前两天便等在杭州城门外,好跟随报喜之人前去蹭吃蹭喝、讨些彩头。

    作为有应试者,且“可能性”极大的余杭林家,林员外一大早便穿着一新,翻出往日里过年才穿的衣服、配饰,坐卧不安、焦虑等待。

    “大哥,无需紧张!这科主考是苏总督,晓泉中举可能还是极大地!”林有志一边宽慰兄长,一边偷偷摸着脑门上的汗珠,看起来比林有河还紧张。

    林有河没好气看一眼自己二弟,懒得回答。老二早上天还未亮就跑到自己家里来等,他却劝自己不要急,他比谁都紧张。

    当然,事关整个林氏家族的大事,又有谁能不紧张。

    看起来,爷三人,只有林晓泉正常些,手里拿着本《礼经•祭祀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