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结知己恩师诲弟子

    第七章 结知己恩师诲弟子 (第1/3页)

    次日上午,韩山童与刘福通辞别,孤身一人前往赵州。

    刘福通为刘玥儿精心挑选了几名教中得力能干的好手,又连连嘱咐其注意安全,才与女儿告别。

    韩林儿道:“玥儿妹妹,我们是往一个方向,大家一道前往吧,有什么事互相也有个照应。”

    刘玥儿微笑道:“林儿哥的好意玥儿心领了,只是我们所带教徒加起来也有十几人,若聚在一起赶路,难免引人注目,还是分开行事稳妥一些。”

    韩林儿知道刘玥儿言之有理,也不便多说,只好与刘玥儿作别,看着刘玥儿逐渐远去的倩影,心中暗暗发愿,一定要干成一番大事,让刘玥儿倾心于己。

    刘玥儿总共带了六人,五男一女。

    妇人模样的女子一直照顾刘玥儿生活起居,刘福通怕刘玥儿外出生活不适,便将她派出一同前往。

    五名男子中有四名是教中狂热忠实之辈,又口齿伶俐,是刘福通安排来潜伏到当地宣扬教义的,剩余一名男子名叫李喜喜,精壮无比,武功高强,是刘福通的心腹,特意派来保护刘玥儿安全。

    一行人日夜赶赴平江路。

    …………

    孟材翁几日里为姚天禧和高启讲解各地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及名人轶事,二人获益匪浅。

    孟材翁道:“此番带你们二人来府城游历,让你们增长见识只是其一,更为主要的是,我与高兄有一位故人之后现定居于此,他在你们二人如此年龄的时候,就已经著有《论鉴》十万余言,所学也是极其丰富,此行正是带你们前去拜访。”

    二人闻言自是欣然应允。

    半晌,三人找到一处住宅,孟材翁敲门拜访,门应声而开,一位二十岁左右年纪的少年惊喜道:“敢问阁下可是长洲孟先生?”

    孟材翁道:“不错。”

    少年道:“孟先生快快请进,杨基已在家恭候多时。”

    待众人进屋落座,自称杨基的少年率先道:“昨天收到高祖父差人送来的信后,我便满怀欣喜,期待你们早日到来。”

    孟材翁叹了口气道:“说来惭愧,自你祖父迁居吴中,我便一直未来拜访,前些日子我与高兄在寺庙中偶遇,从他口中才知杨兄竟已经过世十余年了。”

    杨基道:“先生不必难过,高祖父每每与我提及于您,都会赞赏您的学识,而且您痛恶元室鱼肉百姓,宁愿隐居教学于民也不愿为元室出力,如此风骨,杨家自愧不如。”

    孟材翁面露难过之色,缓缓道:“我早些年自恃气节清高,与许多好友不再联络,一人隐居长洲,这么多年过去,想起我们年少时一起把酒言欢、吟诗作赋的场景,真是怀念。”

    姚天禧从未听过孟材翁讲述其过往人生经历,此时结合上次与高宏的接触,已经猜出个大概,暗自庆幸,竟然能拜入名师门下。

    杨基见孟材翁难过,就转移话题,望着高启和姚天禧道:“高祖父信上提到其孙和先生的爱徒,想必便是二位了。”

    二人依次行礼,介绍自己。

    孟材翁道:“你的才情高兄与我提过,但听高兄说你爱好驳杂,更是分心于曲、小说等,这让高兄与我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