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突厥南侵

    第一百五十三章 突厥南侵 (第1/3页)

    李文送走了薛仁越,便也不再多做拖沓,直接召集来了武威郡的文职官员,要求他们随时准备好迁徙东面和北面的民众在未来可能的交战中及时的撤离,撤往武威郡内部躲避战乱。

    应李文的要求,这些文职官员回到各自的地方之后,便是都将当地驻军的军营内部略作整饰和扩建,同时又开始采购粮食入仓,以便将来安置前来避难的灾民。不同于其他地方官场的贪污成风,此时西域内部的官场却是还算得上是清明。无论是在政工学校中的学习期间,还是身为某地官员的任期之内,这些文官都意识到了自己手中权力的来源就是自己治下的那些百姓们。不过,千百年间官场上潜移默化的贪污之风,并没有那般容易的就直接土崩瓦解掉,所以为了尽快稳定内部,踏出向外扩张的脚步,李文渊选择了最强硬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

    他没有选择对官僚制度进行改革,而是直接选择推翻旧有的官僚制度,随后自己着手重新建立起来一套新的制度。在这套新制度的制约下,贪污行贿变的风险极高,再加上在夜枭的配合下,狠狠地抓了几个典型,杀鸡敬猴一般的镇住了那些还妄图在新官场里贪污受贿的人。此时终于算是在短时间之内止住了官场上腐败的苗头,虽然说这种不算是长久之计,但是等到民智开启之后民间自发的组成对官员的监督的那个时候,这种由下至上的检察制度将要比夜枭的工作效率更为的高。

    按理说每次战争都是一众官员发国难财的机会,但是在李文渊这里却鲜少有官员趁着打仗期间去侵吞公共财产的情况。只因为先前在面对李轨的战争的时候,所有妄图伸手去侵吞军粮军饷的官员都被李文渊扣上了叛国以及敌国潜入己方的内奸的帽子或者罚或者杀的处置了一批官员。

    安排好了自己部下文官的工作,李文又来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