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皇太极的谋略

    第六十三章 皇太极的谋略 (第1/3页)

    明朝国内局势错综复杂,变化万端,如万花筒一般,但有一个人却能透过这层层的迷雾,把天下大势看得一清二楚,这个人就是大清的君主皇太极。

    这皇太极高瞻远瞩,雄才大略,是当世难得的一位雄主。他早年追随父亲努尔哈赤东征西讨,战功赫赫,兼辖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二旗,势力强大。努尔哈赤死后,受诸王拥立,继承了皇位。即位后,他的治国才能得以进一步发挥,他注重发展经济,破除满汉之分,把归顺的汉人编为民户,与满人分屯别居,禁止满人到汉人居地“擅取庄民牛、羊、鸡、豚”等财物。他仿照明制,设置官吏和国家管理机构,并开科取士,广泛任用汉族的官僚和知识分子,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政权。在军事上,他用武力继续完成对黑龙江和吉林东境女真各部的统一;征服了蒙古,使之臣服于后金,他几次派兵攻打明朝边境,占领了关外大片土地。1636年他改国号为清,正式奠定了大清朝的法统根基(此段内容参照史书)。

    皇太极把统一中原,建立大清帝国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他敏锐的察觉到了明朝的政治危机和明朝廷与广大农民之间深刻的社会矛盾,高瞻远瞩的确立了利用汉人内部的矛盾消耗明朝的国力,等待时机成熟以后再进军中原的战略方针。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皇太极一直把调控李自成的农民军和朝廷官军之间的军事平衡作为努力的目标之一,一旦农民军陷入困境,清军就及时发起对明朝的袭扰,借此调动明朝的军队回援,减轻西北农民军的压力。清军前后四次南侵表面上是劫掠财物,其真实目的却是为了呼应西北的李自成。去年冬天,在李自成被困河南的时候,清军大举南犯,直逼京城,迫使崇祯从河南、陕西、山西各地调兵勤王,彻底打乱了明军的军事部署,致使李自成趁机一举突破了官军的围困,势力扩大到山西和陕西,所以清军第四次南侵虽然以惨败而告结束,但调动官军给李自成解围的战略意图却是完全达到了。

    这天傍晚,在盛京的清廷皇宫里,皇太极正坐在书案前面,书案上放着这几个月来关于明朝局势的分析情报,在近几个月,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军势力膨胀的过快,让皇太极感到了担心,他不希望明廷败的太快,因为明朝还有一定的军事实力,起码在东北还有明军的二十几万精锐,而且农民军发展过快,占了大明的江山,将来一样会成为自己的劲敌,给自己统一中原带来麻烦,最好是双方势均力敌,斗的两败俱伤,自己好坐收渔人之利,看来是到了帮崇祯一把的时候了。

    他刚刚收到了探报,说洪承畴秘密离开锦州紧急返回了京城,他估计洪承畴是为了西北前线的事情奉调回京的,“最好去了就别再回来,这个老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