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重臣云集

    第116章 重臣云集 (第2/3页)

现在不赚钱,全力铺设铁路。此次集议之后,看到了铁路带来的好处,朝廷一定会强行铺两条线路。一是从襄城延到许州,而后到开封府。另一条,则是从铁监到西京洛阳。洛阳城是京西路转运使所在,转运使司会加强对铁监的控制。甚至,朝廷还会铺连接开封府和河南府的铁路,两京连接,直接改变中原格局。

    相对来说,襄州虽然是京西路转运副使治所,在朝廷的眼里,优先级却低得多。只能靠地方州县和营田务的力量来铺设。从欧阳修和晏殊的话中,其实就能听出这种趋势。见到铁路的好处,朝中大臣首先想的是铺到沿边三路,其他地方,都不紧要。

    一边说着,一边饮着酒,不知不觉就过了叶县城,转入了方城山中。

    看着两边连绵起伏的山峦,宋祁道:“太宗皇帝的时候,曾想开襄汉漕渠,就从这里个垭口过。动用数州人力,费钱无数,终究没有挖成。现在修了铁路,也算是另一种办法吧。”

    晏殊道:“不错。从这里沟通两湖和中原,自战国秦楚相争,便就有此议。只是太难,试了许多次都不成。人力有时而穷,挖渠筑堰,逐级抬升,终究能以做到。相比挖渠,修路还是容易了许多。”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以方城山为主的分水岭,夏季多暴雨,筑堰围坝的风险太高。

    这个年代,沟通汉水的主要目的,其实不是两湖,而是上游的川峡地区。此时湖北多大泽,人烟稀少,湖南没有开发,除了几个大城,多是蛮族地方。两湖熟,天下足,要几百年之后了。而川峡地区,自古天府之国,物产丰富,人烟稠密。沿汉水和长江可到襄州和江陵,由此能北上,对天下格局有重大意义。

    说到这里,晏殊突然觉得有些恶心,急忙低下头下。缓了好一会,才抬头道:“作怪,怎么有些晕船的感觉!给道坐这车,还能够晕船?”

    欧阳修道:“虽然平稳,这车走起来还是有些摇晃,可就不跟坐船相似!”

    杜中宵忙道:“若相公觉得身体不适,可坐到窗边,略开开窗子,吹一吹风就好了。”

    火车跑了这么些日子了,晏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