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郑周交恶

    第三十五章 郑周交恶 (第1/3页)

    郑庄公虽然取得了对卫作战的胜利,但是他却一点也兴奋不起来;其原由既不是因为公孙滑还在卫国上蹿下跳,也不是因为鲁隐公拒绝了他的善意,而是因为他听到了一个传言:周平王将要把他的卿士权力分出一半交给虢公林父。

    庄公这些年苦于应付太叔段,大半时间都滞留在国内;而王朝卿士本应该常住王城处理政事。由于郑庄公长期无法履职,周平王就将司徒署管辖的政务交予虢公林父处理,虢公虽无卿士之名,却已有卿士之实——这也是虢师为什么能够随同王师一起伐卫的原因。

    随着周平王东迁,西虢也迁至今河南三门峡一带,其土地横跨黄河南北两岸,并改称“北虢”;虢公林父就是北虢的君主。

    郑庄公绝不允许周平王夺走他的地位和权力,于是匆匆赶到王城。他快步走入内朝,直面周平王质问道:“臣听说天子要把我的职位分与虢公,有没有这回事啊?”

    周平王被他的气势吓坏了,那个身体虚弱、意志颓废、经年累月地浸淫在酒色之中的胖老头儿早就没有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他没胆量斥责庄公的傲慢无礼,反而闪烁其词地否认指控;但是他的态度等同于供认了自己的“罪行”。

    周平王的懦弱无能助长了郑庄公的嚣张气焰,他不依不饶,坚持要求平王为自己的语言作出保证。那位天下地位最尊贵的人就被一个小伯爵逼得无路可退,周平王为了表阴自己并不存在的清白,竟然答应与对方签订盟约并交换人质,以此来化解矛盾。

    如此一来,平王不但将高贵的王室降到小国公室的地位,而且勾起了诸侯们蠢蠢欲动的野心。

    双方选定了一个日子,带着各自的史官、礼官及随从来到成周郊外。那里预先已经平整了一块土地,并筑起一座土台。周人把周厉王(周平王和郑庄公共同的曾祖父)的排位请出来供在上面,用以见证两位曾孙的不和。

    杀羊歃血完毕,礼官宣读盟书,大意是:“周宜臼和郑寤生在此盟誓:宜臼永不废寤生的王朝卿士之位,寤生则忠心辅佐王室,如有渝盟,不得善终。”

    盟书一式三份,一份随杀掉的牲口埋入地下,余下的两人各执一份。然后双方交换了人质:西周提供的人质是太子泄父,郑国提供的是太子忽。

    仪式结束后,庄公那颗躁动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

    但是两年之后(BC720)的三月,周平王驾崩,盟约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