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郑鲁易地,齐侯害纪

    第四十七章 郑鲁易地,齐侯害纪 (第3/3页)

    齐僖公想到周桓王那里去狠狠告上纪侯一状,借此引起天王的愤怒,并趁机对纪国进行讨伐。

    但是前面说过,诸侯朝见周天子有着严格的限制,即便是齐僖公也不能随时随地觐见周天子。齐僖公于是就找到郑庄公,请他做为引导者;郑庄公便以王朝卿士的身份引导齐僖公去见周桓王。

    周王对齐僖公罗织的那些罪名显得不以为然——起码他在生活上就比纪侯更加奢侈放荡。“如果醉生梦死也要受到惩罚,那么死在纪侯前面的人多了去了!东方局势稳定,东夷不敢造次,纪侯功不可没;不谷不希望发生战乱,舅氏应当也不希望吧?”他这样对齐侯说。中原乱象已经把他搅得焦头烂额,他不希望东方再发生战乱了。

    此时王室新宠虢公林父已经被任命为右卿士,郑庄公便成了左卿士;他手里的权力只剩下先前的一半。尽管虢公林父主动和郑庄公搭话套近乎,郑庄公却连正眼都没瞅过他一下。

    冬天的时候,齐僖公派使者到鲁国去通报诸侯瓦屋之会的结果。鲁大夫仲众代表鲁隐公对来使(因为使节身份太低,不能得到鲁侯接见)说:“君侯使三国摒弃仇恨,并且安定三国民生,这些都是君侯施加的恩惠。寡君听到您的通告了,怎会感受不到君侯的阴德?”

    齐使离开后,鲁国大夫公子无骇去世了。公子翚请鲁隐公赐给无骇家族一个“氏”。隐公向仲众询问赐氏的规矩。仲众说:“天子因其生而有姓,封建有德之人为诸侯,赐给他们土地以为氏;所以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称姓,而诸侯只能称氏。

    “诸侯的后人取得族氏有三种方式:其一、诸侯之子称为公子,公子之子称为公孙,公孙之子不能再称公孙,可以采用祖父的字为氏,如臧氏、仲氏;其二、可以以官职为氏,如司空、司马;其三、可以以封地为氏,如费氏、闾丘氏。”

    鲁隐公说:“叔父字子展,就赐他的家族为展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