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郑与茅戎之战

    第四十九章 郑与茅戎之战 (第1/3页)

    就在联军有条不紊地进行战争准备之时,一个突发的入侵事件打乱了原定的作战计划。原来在今中条山南麓一带盘踞着一支被称作做“茅戎”的戎狄,茅戎与郑国相距甚远,中间又隔着东周,两股力量怎么也扯不到一起。

    但是就在准备伐宋的关键时刻,茅戎却跑到郑国来搞事情了。从敌人入侵的时机来看,人们有理由相信茅戎是被宋国人勾引过来的。

    茅戎首先南渡黄河,再渡过洛水和伊水,之后一路东侵,直至郑国境内。郑军本来已经向宋国进发,现在不得不掉头迎战戎军。

    此时戎军正准备进攻郐邑,郐邑就是原来的郐国。郐国被郑武公灭掉后成为郑国的一个大邑。郐邑位于洧水北岸,是郑国的西大门,敌人一旦攻占此地即可进入郑国腹地。

    郑庄公带领战车兵一路奔命驰援郐邑,终于在茅戎发动进攻前进入郐邑。君主的到来使得守城者士气大振。郑庄公登上城楼,公子突和几个大夫跟在他身后。郑庄公放眼望去,见敌营主要驻扎在西、北两向——因为那两个方向地势平坦开阔;郐邑南面是洧水,地方狭窄,无法布置兵力;城邑东面是起伏的丘陵和密林,这两个方向都不适合扎营。

    郑庄公显得忧心忡忡,他说:“敌人真是太多了,而且是轻装步兵,行动迅速;我军几乎都是车兵,如果敌人对我军穿插侵佚,战车将成为敌人的活靶子,我军将必败无疑。”

    公子突说:“敌军也没给我们留下布置足够兵力的场地,但是我们可以用一些勇而无刚的士兵充当诱饵,一旦与敌人接触就马上朝丘陵地带逃跑。君父可以在丘陵间设下三道伏兵等待追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