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莒、宋之乱

    第二百九十五章 莒、宋之乱 (第1/3页)

    这一年在东方的莒国也发生了动乱。

    原来莒纪公(这叫什么谥号)最初立嫡长子仆为太子,后来又想废了太子、立他的小儿子佗为储君。

    太子仆大怒,于是发动国人杀死了莒纪公。公子佗和大夫们联合起来进攻太子,太子战败,带着宝器逃入鲁国,并将宝器献给鲁宣公。

    鲁宣公见刚上台就有人送来巨额贿赂,心中十分欢喜。他随即下令将一个城邑赐给流亡者,并交给季文子执行,说:“今日必须授予他封地。”

    季文子接受君命后把大司寇召来,要求他立即把太子仆驱逐出境,并说:“今天必须把他赶走。”

    结果那位流亡者财、地尽失,只得灰溜溜地逃出鲁国。

    鲁宣公得知命令被篡改后大为震怒,他要求季文子立即进宫说明理由。但是季文子当时不在曲阜,他就让太史回复说:“先大夫臧文仲曾教导臣侍奉君主之礼,臣一直奉为金科玉律,不敢违背。他说:‘如果某人侍君有礼,对他就要像供养父母一样;对无礼于君主的人,要像鹰隼追逐鸟雀一样。’先君周公制定的《周礼》中说:‘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又作《誓命》说:‘毁则为贼,掩贼为藏,窃贿为盗,盗器为奸。主藏之名,赖奸之用,为大凶德,有常无赦,在《九刑》不忘。’

    “臣遍观莒仆,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孝敬忠信为美德,盗贼藏奸为凶德。莒仆这个人,说他孝顺,他杀害了自己的父亲;说他正值,他窃取了国家宝器。所以他就是个标准的罪犯,宝器就是赃物。保护罪犯,就是窝藏;奖赏罪犯,就是鼓励犯罪。用奖赏犯罪来昭示国人,国人将无所是从。这人没有美德,只有凶德,所以臣就将他驱逐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