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郢都沦陷(五)

    第六百三十章 郢都沦陷(五) (第2/3页)

北应山之间的大别山中有条曲折的险道,该险道是中原通往楚国的必经之路。险道从进到出分布着大隧、直辕、冥厄三处隘口;出隘口百里便是古清发水,再向南偏西前进二百里就是汉水。

    楚国人一直以为小小的蔡国兴不起多大风浪,他们直到得知蔡人竟然招来了吴国瘟神之时才惊呼大事不妙。囊瓦立即集合起军队出发;军队行进至汉水西岸时,联军刚渡过清发水。囊瓦打算渡过汉水,将敌军阻挡在汉东。

    左司马戌劝阻他说:“当年在齐桓公召集的召陵之盟上,先大夫屈完就说过:‘方城山是楚国的城墙,汉水是楚国的护城河。’我军应当凭借汉水在此等待敌军进攻。如果越过汉水,不但放弃了天险,而且又使我军处于背水一战的险境。我军必然遭遇失败!

    “敌军放弃进攻淮上蒋、弦而直接南下,就是希望速战速决。令尹千万不能按敌人的意图行动!以我的意思,我军就在汉西构筑防线。敌军如果到达汉东,大人就在此与敌军上下周旋,绝对不要冒险进攻。我率一支军队从上游悄悄渡过汉水,绕道方城山外,烧毁吴国人的船只,然后进入险道,分兵堵住大隧、直辕和冥厄隘口,再从敌军身后发起进攻。到那时大人再渡汉作战。你我前后夹击,则敌军必败!”

    这个方案说它是天才的构想也不为过。如果吴、楚双方将领互易,孙武、阖闾那样杰出的军事家能制定的最高明的计划也不过如此。将领们都赞同左司马的意见,左司马于是领着五千精兵出发了。

    数日之后,吴、蔡、唐三国联军到达汉东。军队扎下营寨后,阖闾立即派人来下战书。战书中写道:“蔡与吴为兄弟之国,蔡侯无端被大国扣留两年之久,至今不知其罪。因此寡人与蔡侯才来到这里,如果令尹不能告知,寡人就要到郢都向楚王询问!令尹如果同意,我军将后撤两舍之地,以等待大国之军渡水;令尹觉得不妥,也可以后撤两舍,我军渡水。一切唯令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