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侯犯之乱(一)

    第六百七十一章 侯犯之乱(一) (第1/3页)

    下面要介绍的,是发生在鲁国叔孙氏家族的一场内乱。内乱的起因(权力之争)乃是老生常谈,但是在叔孙氏家的潜伏期却长达十七年。经年累月的积怨一旦爆发,必然猛烈而不可收拾。

    叛乱引发了一些列连锁反应,鲁国公室中没有哪个家族可以置身事外,连鲁定公都被叛军逼上高台(就像季平子当年被逼上去一样)。这起事件虽然最终被平息了,但它直接导致了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堕三都——的发生,也间接导致了孔子再次离开鲁国。

    原来,叔孙婼生前看不上嫡长子叔孙辄,觉得他道德和心术都有问题(他的看法还是很准的),又特别喜爱自己的次子叔孙不敢,于是立不敢为世子。叔孙婼的家臣公若藐劝他说:“因废嫡立庶、废长立幼引发的家族内乱屡见不鲜,夫子为什么还要把叔孙氏置于这种不安定的隐患之中呢?夫子还是收回决定,维持嫡长子的地位为好。”

    但是他多次强谏也没有结果,叔孙婼去世后,叔孙不敢毫无悬念地登上了族长位置。

    公若藐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是此事已经传得人尽皆知。叔孙不敢恨透了公若藐,他就暗中命令亲信公南除掉那个绊脚石。公南雇佣了一名号称“从不失手”、但是眼神有点问题的高级杀手,把暗杀任务委托给他。

    高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翻过“公若藐”家的院墙,闯进房门将主人射死。结果被杀的却是公南的一名手下——高手找错地方了。

    公若藐从此便提高了警惕:他凡出门,衣服里面必套着软甲;身边的卫士从来没有少过四名。公南再也找不到机会,就只得作罢了。

    公若藐对叔孙氏家族是无比忠诚的,他虽然反对叔孙婼废嫡立庶,但是叔孙不敢成为叔孙氏首领之后,公若藐便开始全心全意维护他的地位和利益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叔孙不敢逐渐感受到了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