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8章 不落的帝国

    第2278章 不落的帝国 (第2/3页)

不怕虎,很主动地发言,“移动端的产品,谁能抓好碎片时间,谁就能脱颖而出。在碎片时间里,用户不可能去奈飞上看一部2小时的电影,也不可能去玩1个小时的大游戏。一定是更多细碎的内容。比如看一会儿新闻,看一个2-3分钟的短视频,玩一会轻松的小游戏,翻一翻朋友圈,或者回复几个朋友的信息。”

    陆器深以为然,点了点头,“其实不仅是移动端的产品。Facebook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做出这么大的规模,并且成功上市,本质上就是抓住了在PC端碎片时间的利用。”

    “没错!”

    周不器就是做朋友网的,他太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在过去的PC时代里,上网是一件比较有门槛的事。想要上网,就要专门地拿出几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出来。

    上网5分钟,然后就下机,这种情况几乎不会有。

    所以在电脑端,可以做一些长时间应用的产品,比如3A大型游戏,比如奈飞这样的流媒体平台。

    朋友网、Facebook就打破了这种壁垒,抓准了PC互联网时代里的“碎片时间”。

    朋友网的早期,主要面向的用户是大学生、白领和公务员群体。

    为什么?

    不仅是这些产品的内容倾向性,跟碎片时间的利用理念也有关系。

    很多年轻人上网,都要去网吧。

    付费上网,时间紧、任务急,得抓紧时间干正事。

    大学生、白领、公务员他们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在寝室、办公室里上网,平时都有自己的事情,或是学习、或是工作,或是喝茶看报聊天打炮。

    该忙什么就忙什么。

    抽空了,把页面跳转一下朋友网,看看好友的动态,或者在《开心农场》里偷点菜,简单地互动一下,花不了太长时间。

    然后,再把时间放在正事上。

    这样一来,就可以把主要的时间放在正事上,把一些碎片时间放在朋友网和Facebook这样的平台上。

    抓好了碎片时间的切入点,这流量就骤然地提升上来了。

    雅虎跟不上时代,就是在这个方面落伍了。

    很多用户访问雅虎,一般都会专门抽出10-2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今天所有的新闻都浏览一遍。看过了,就结束了。

    看了20分钟,总共就访问了雅虎一次。

    如果是碎片时间,即便不引进第三方新闻源,只看雅虎自营的新闻,用户一次看2分钟,然后去干别的事了;有空了,又看2分钟,又去干别的事情了……等把所有的新闻都浏览过了,可能要访问雅虎10次。

    这流量就大大地提升了。

    而每一次的流量,都意味着收益!

    打开雅虎1次,就只能看到1次雅虎的主广告,印象不深刻;打开雅虎10次,就可以看到10次雅虎的主广告,印象就可以不断地加深,广告效果也就出来了。

    周不器接着说:“Facebook之所以能超过雅虎,一方面是抓住了碎片时间的切入点。还有另一层原因,就是Facebook要比雅虎更丰富。”

    陆器对此就太赞同了,“对,要有更丰富的服务。Facebook不仅是一个社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