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赈灾!!(求订阅)

    第五百一十一章 赈灾!!(求订阅) (第1/3页)

    崇祯三年七月份,整个大明朝廷,淮河以北诸多布政使司的大多数官员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中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赈灾行动之中。

    此次灾害波及的范围之广,古今少有,朝廷出动的赈灾力量之大同样是古今少有。

    一次性免除半个大明的税赋,一次性拿出来一千万石的粮食,仅仅是这两个数据都让每个听到这个消息的人心中震动。

    大明中央众多的高低阶官员离京急忙奔赴各地,处理地方赈灾,北方多达十万的精锐明军备全部被动员起来,大部分都用来维持赈灾、以工代赈的秩序。

    没有办法这次需要赈灾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涉及的人口也太多了,这个时代的百姓家中的存粮都是极少的,一旦出现灾害那就意味着家中没有粮食了,不想办法是要饿死人的。

    赈灾不仅需要官员,同样需要大量的粮食,北方各个布政使司的存量并不算多,即便是前两年少府已经尽全力收购粮食也还是不够,此次能够一次性拿出来的粮食大约有八百万石,朱由检又从河套、漠南两地调集了两百万石。

    这两地的移民已经在这里生活两年时间了,这里的确是颇为适合耕种,尤其是河套地区和开平一带,产量颇多,收获较多的大明百姓每次收获都会卖给户部一部分粮食,毕竟这些百姓还都欠着信达钱庄的银子。

    河套、漠南两个布政使司多余的存粮几乎都到了户部手里,现在已经有存粮近五百万石,此次拿出来两百万石倒是问题不大。

    于是崇祯三年,朝廷在北方修筑的水泥官道上,出现了运量大队,一只运粮车队队伍有近千辆四轮马车,可谓是浩浩荡荡。

    这里面不少车辆都是就地向那些大商人“购买”的,少府虽然有不少,可相比于需要这个数目还是太少了。

    礼部尚书温体仁此次负责的区域仍然是他熟悉的西北三布政使司,他此次再次前往西北,朱由检还交给了他几个额外的任务。

    之前朝廷定下的向青海、甘肃移民的事情推进相当缓慢,此次朱由检要求他借助此次北方大旱,从陕西、山西甚至是河南调集百姓前往甘肃、青海,寻找水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