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兴学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兴学 (第2/3页)

    李杰之所以提前揭开兴学的大幕,也是为了科举改革做铺垫。

    宋承唐制,科举方面亦是如此。

    唐代科举的主要是明经科和进士科,自唐一来,明经不过是帖书、墨义,考量的是士子的背诵能力。

    众所周知,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

    也正因为如此,进士科方才成为科举中最重要的一科。

    在进士科上,宋同样沿袭唐朝旧制,重诗赋,而轻经义。

    诗词歌赋,讲究的是文辞华丽,对仗工整,换句话说,诗赋是华而不实。

    依后世的眼光来看,这种取士方式肯定是不合理的。

    选取中央储备干部,只考诗词歌赋,不考实务,合理吗?

    不合理!

    不过,若是加上时代因素,重诗赋,也有一定的逻辑。

    古代的识字率非常低,这是公认的事实,能够接受教育的,最少也是小地主阶级。

    普通的农民子弟,几乎没有读书的机会。

    毕竟,供养一个读书人的开支可不小。

    笔墨纸砚,书本费,拜师的束脩,远游的费用等等,普通之家根本无力负担。

    更别说男丁,本就是家庭的重要劳动力。

    读书科举是要脱产学习的,本来能够产出的劳动力,不仅不参加劳动,反而去读书。

    这一出一进,差距可不小。

    因此,能够接受教育的大多是中上层的子弟。(当然,也有个例,凡事无绝对嘛,但个例不足以否定总体规律)

    然后,这些出身不错的读书人,再历经一轮又一轮的筛选,最后留下的,即便有些滥竽充数的,其数量也不会太多。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个人的见识和阅历,和他身处的阶级也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以诗赋取士,这一看似荒唐的标准,实际上却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代盛王致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聚群才,以陈正道。”

    待到众人重新归位,李杰试探性的抛出了改革学制的观点。

    “然,今学舍虽存,却疏为流表,生徒罕至,朕闻,诸生员竟以两馆为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