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二章 是荣耀,也是负累

    第两百一十二章 是荣耀,也是负累 (第1/3页)

    廷议结束后,李杰回到福宁殿,然后立刻招来了雷允恭。

    崇政殿上,吕夷简的表现很不正常,虽然李杰心中已经有了猜测,但具体原因,尚需调查。

    交待完雷允恭,李杰又踱步来到大宋的疆域图前。

    西北一战,拿下了重要关隘——萧关。

    日后,西北的边防看似安稳无虞,但李德明的反扑,仍旧值得关注。

    晚唐时期,党项贵族拓跋思恭在平定黄巢之乱中,立下了大功,唐僖帝特赐其国姓‘李’。

    后来,拓跋思恭被先后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占据了夏州、银州等地。

    而这,也是夏州党项的起源。

    夏州党项占据银州、夏州之地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尤其是在李继迁的领导下,夏州李氏逐渐成为了西北强族。

    仅凭萧关一战,夏州李氏不会就此一蹶不振。

    烂船还有三根钉呢,更别说一个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藩王势力。

    当然,西北地区需要注意,但耗费的精力肯定不比以前。

    未来的建立西夏国,自立为帝的李元昊,如今已经死了,李德明剩下的两个儿子,相比于李元昊,差远了。

    可以预见,夏州李氏至少失去了十年的黄金发育期。

    有了这十年,即便李德明的儿子中又出了一位强人,大宋也丝毫不惧。

    眼下,唯一值得疑虑的便是辽国。

    辽国的战争潜力,不可小觑。

    哪怕北方沿边配备了神臂弩,也无法占据绝对性的优势。

    要不要将曹韦派到北方去?

    之前,李杰确实动过这个念头,但后来他反复斟酌了几遍,最终还是放弃了。

    人心,最是难测。

    同时,人心也经不住考验。

    拿下萧关,曹韦的个人声望几乎达到了顶点,现在需要稍微让他冷一冷了。

    再说了,让一位老将西征北讨,也不太合适。

    先让曹韦担任枢密副使,过段时间,再将其扶正,执掌枢密院,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曹利用此人,现在已经失去了血性,剩下的只有傲慢,让这样的人执掌兵权,绝对是一个灾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