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五章 议定

    第两百二十五章 议定 (第2/3页)

  二月上旬,省试,三月下旬殿试,四月临轩放榜。

    当然,李杰只是定下了一个大体的时间区间,具体的日期交由两府大臣和贡举官共同参订。

    待到他们的意见统一后,再行上报。

    ……

    ……

    ……

    鲁宅。

    从宫中回到家中之后,鲁宗道立马钻进了书房,他跑到书房,倒不是为了考覆贡举之事。

    贡举如何操办,自有定制,他是考试的主考官,这些礼节上的俗物,不需要他操心。

    他去书房,只是为了躲亲近而已。

    权知贡举的差遣中,一个‘权’字道尽了这份差遣的性质,这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差遣而已。

    但即便如此,权知贡举官的身份也是举足轻重的。

    毕竟,权知贡举官有着排定考生名次,以及考生罢黜的权力。

    虽然宋朝的做官途径有很多,除了科举之外,还有恩荫等路径,但谁都知道,进士科最重。

    进士出身的官员,升迁速度远超其他途径出身的官员。

    对于举子而言,科举无疑是鲤鱼跃龙门的机会。

    不论应试举子是寒门子弟,亦或者是世家大族,其重要性都是一样的。

    哪怕朝廷有着明确的避让制度,但身为主考官的鲁宗道,难免会收到一些招呼。

    当然。

    以鲁宗道的为人,谁打招呼都不好使。

    可拒绝是一回事,应付又是另外一回事,不怕,不代表他想和对方打什么交道。

    不止是鲁宗道如此,同知贡举的其他三人,也都选择了闭门谢客。

    谁也不见!

    是夜。

    鲁宗道、陈尧左、宋绶、章得象四人稍微收拾了一下衣物,便直接住进了武成王庙。

    为什么连夜住进武成王庙?

    这是因为宋朝科举中的锁院制度,为了杜绝请托之弊,太宗设立了锁院制度。

    即官员受诏为贡举官后,必须住进考试场所,与外界隔绝,拟定题目、考校试卷、确定名次等事务都必须隔绝内外。

    至于,为什么住进武成王庙,而不是贡院。

    则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