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激怒

    166、激怒 (第1/3页)

    绿波青竹,暖风丽日,书房里刘备与徐庶一立一坐,拉出或长或短的影子,时时摇动。

    两人安静了一会儿,刘备转过身,扶住窗棂,说道:「荣华富贵,人皆向之,不过若真是贪图享受,自以为膏腴玉食,理所当然,却是大大不该。」

    「越是身居高位,越当时刻谨记,此般种种,皆乃百姓奉养,自当诚惶诚恐,以此权柄为世人以谋福祉,如此方得日久。」

    说到这里,刘备顿了顿,自嘲地笑了笑,转目徐庶道:「不瞒元直,备虽有此心,然则每思及自家德薄能鲜,恐难泽众,因此常会感到彷徨不安。」

    听到这话,徐庶神情突然一肃,旋即端正容貌,起身拜倒。

    刘备忙将他扶起,讶然问道:「元直为何突然行此大礼?」

    「能时刻以天下为念,百姓为重,这才是真正的雄心壮志,主公心存雄图,有此壮志,臣正当以大礼相拜!」

    徐庶正容道:「而主公能成大业,也是苍生之幸,万民之福,不过如果只有壮志,而没有踏实肯干的态度,那壮志也只能变成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空自落人笑柄。」

    「如今逆贼未灭,乱臣当道,因此,臣以为主公现在不应该去想这些。主公该想的,应是眼前。把眼前的局面应付好,然后再想别的,也为时不晚。」

    逆贼说的自然便是王政,至于乱臣么,却是暗指袁绍,曹操等诸侯。

    「元直所言甚是,」刘备深以为然,连连点头:「我也只是忽有所感,故此随口言之,今日请你入府,正是有大事相商。」

    两人分别落座,刘备一边亲手给徐庶沏茶,一边说道:「说到眼前,元直可知扬州军如今行至何处了?」

    「之前哨骑来报,说有一支扬州骑兵绕过汉寿的文聘军渡过长江,关将军认为这是王政意欲重施故技,奇袭荆州首府襄阳。臣则判断是剑指江陵,主公这般询问,可是有了结果?」

    刘备点了点头:「不出元直所料,这支兵马正是冲着江陵去的。」

    徐庶问道:「江陵莫非已然陷落?」

    「那倒不是。」刘备笑了笑道:「扬州军再是能战,总也不能数日便克南郡首府,不过眼下江陵已成为了两军鏖战之地。」

    「扬州军渡江之后,兵分三路,其中一路主将为度支校尉吴牛,先去攻取了江陵的外城津乡,破了津乡县尉郝纪所摆之函车阵,再败彼之‘奇兵,,随即进逼敌垒,不过郝纪虽败不乱,依旧指挥得当,调度顺畅,吴牛知难以速克城池之后,遂改攻为围,随后当阳守军来援津乡,吴牛部败向北去。」

    「败向北去?」

    徐庶闻言一怔:「江陵的正北面便是襄阳,东北面则是宜城,西北面则是竟陵,三处皆是敌城,吴牛部若是作战不利而退,也当往南面去退,怎会继续深入?」

    不过稍一思忖,徐庶便即眉头微皱:「反其道而行,此必有诈!」

    「身居千里之外,元直却已见微知著,见端知末,当真***,只可惜....」

    刘备叹了口气道:「见敌人败退,当阳军本欲追击,却被县尉郝纪所阻,说的理由正与元直一般无二,只可惜随后太守郭永却下了一道军令,敌人向北而去,此自投罗网也,自当尾随撵赶,最后津乡军虽未出城,当阳军却追了上去。」

    「两军一追一逃,一支追到了当阳城北的蓝口山谷之内,当其时也,四方大呼,山谷皆震,突然杀出一支精锐,原来却是扬州军早在此地埋伏了一支精锐,当吴牛部诱敌深入之后,立即杀出,两方里应外合,内外夹击,大败当阳军。」

    「山谷者,兵家六险之地也!」

    徐庶双眉

    紧蹙:「扬州军刻意将当阳援军引自此处,这恐怕不仅是为了大败敌人吧?」

    「正是。」刘备说道:「扬州军败敌之后,并未猛打,只作穷追,将当阳军赶入山谷深处,旋即遣人上山,砍倒林木,焚之推入谷中,风怒火盛,死者甚众,自午至夜,烟火犹且不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