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激怒

    166、激怒 (第3/3页)

    如今看来,单论战略上的眼光,自家的主公的确要比曹操逊色起码一筹,当然,这并不是说刘备就一无是处,他也是个英雄,身上同样有很多的闪光点,有的甚至是曹操根本没有的,这正是徐庶选择刘备的根本原因。

    听到徐庶这一番话,刘备终于醒悟过来,慌忙站了起来:「元直,此番是我轻率鲁莽了,应该先与你好好商议才是。」

    一边说着,一边上前拉住徐庶的手,脸上满是诚恳的道:「有过自当改之,元直,那么接下来该如何做呢,全听你的,要不我立刻下令,让云长返回豫州如何?」

    「已然打草惊蛇,若是让关将军此时撤退,岂非欲盖弥彰?」

    徐庶思忖片刻,摇了摇头,先坐会席中,沉吟半晌,再度开口问道:「如今前线情势如何?以关将军之能,想来不仅能保住了江陵不失,更会大有斩获吧?」

    「自是...」

    对于自家义弟的武勇,刘备向来甚为得意,下意识的刚要自夸几句,瞅见徐庶一脸肃然,连忙干笑一声,改口道:「说大有斩获倒也谈不上,云长次日又绕道江陵城南,遣兵对敌人的中军击营,不过也只是斩首近百,便及退出。」

    「这次扬州军想来有了戒备,但仍然对关将军无可奈何,任其驰骋出入...」徐庶寻思片刻,点了点头:「如此说来,这支渡江奇兵的主帅并非王政了。「

    因为这支奇兵是由南昌所出,而王政正好又在南昌,因对其以往的行军多有分析,徐庶之前曾在心中有过一个大胆的猜测,这位少年英主会否再一次亲自下场,负责对荆州的斩首行动呢?

    这猜测虽然大胆,其实不无可能,遍观古今,历朝历代皆不乏雄主,但如王政这般自身勇武超群,万夫不当的存在,数来数去,也只有一个秦末项羽了。

    而项羽的行军风格也和以往的王政如出一辙,临敌当先,破阵最前,每逢大战皆是亲自挂帅。虽然最近几次战役王政都没有亲征,但徐庶曾经想过,是否是因为战役不够大,敌人不够强的缘故呢?

    如今看来,显然是想太多了...徐庶暗自思忖,王政若是这一路的主帅,关羽怎还能在敌阵之中,这般轻易的来去自如?

    「元直过虑了,「刘备也是不以为然,连连摇头:「以王政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怎可能自陷险地?」

    「既然主帅不是王政,看来这支扬州军是难有作为了。」在徐庶看来,王政麾下良将虽多,但真正能达到关羽这般超一流水准的,实也只有寥寥数人,其中吕布镇守彭城,乔绾深居后宫,便只剩下黄忠和王政了,黄忠又是负责洞庭湖那一路,那么关羽便等于再无抗手了。

    「何止难有作为?」

    听到这话,刘备难掩兴奋地道:「云长最新的军报上说,几次冲袭下来,扬州军连战连败,士气大跌,不仅停止了继续攻城,甚至挂出了免战牌,且南郡太守郭永也说,驻扎汉寿的文聘军已在回援路上,不日抵达江陵。」

    「没那么容易吧?」

    徐庶摇了摇头:「黄忠若是成功越过洞庭湖打下作唐,便可掌握这处北上江陵的咽喉要道,此人亦

    是世之熊虎,若是全力阻拦,文聘军能冲破他这道防线么?主公,臣觉得有些堪忧啊。」

    「便是文聘军无法回援,有云长在,江陵也是万事无忧。」

    刘备说道:「不过元直方才一番分析,的确大有道理,要是江陵不失,扬州军无法北上,其实反倒未必是件坏事,这可如何是好?」

    徐庶闻言看了眼刘备,淡淡地道:「事已至此,便只有将错就错了。」

    「哦?」刘备精神一振:「计将安出?」

    「全歼这几支扬州军!」

    徐庶一字一顿地道:「不仅是江陵的吴牛部,还有长沙的徐方部,黄忠部,尤其是徐方,此人乃是王政总角之交,想必关系深厚,让关将军务必杀之!」

    「激怒此子,因怒而兴兵,随后举兵悉起,北上复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