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太平宫里不太平

    第一百零九章 太平宫里不太平 (第3/3页)

如今后宫主位空虚,德妃病重,就让你母亲进宫一趟,由老身给她册封诰命。”

    朱秀忙道:“区区小事不劳太后,还是让礼部官员去操办吧。”

    李太后笑道:“人老了,想找个能说得上话的伴不容易,淮南人多信佛,正好可以跟你母亲讲讲佛事。”

    朱秀还想婉拒,张规轻轻扯了他袖袍一下。

    朱秀犹豫了会,只得道:“家母只是一介农妇,不识礼数,入宫后若有冲撞之处,还请太后见谅。”

    李太后见他答应,高兴道:“你放心便是。老身夫妇当年在河东,闲暇之余也常常亲自下田耕种,老身自己也是农户出身,和你娘一定能聊得来。”

    李太后又询问了一番他在江宁的经历,朱秀挑选些有趣新奇的讲给她听,妙语连珠,逗得李太后开怀大笑。

    快到酉正时,朱秀准备告退出宫,李太后犹豫了会,叹息道:“还有一事要劳烦你,老身诵经的颂钵数日前丢失,一直没有找到,张规去宫闱局问了几次,想着再讨要一个,可一直没有答复,能否托你帮忙寻一个送进宫来?”

    张规插话,忿忿道:“这太平宫里有人手脚不干净,连太后的佛器都敢偷!”

    李太后眉目低垂,只是叹息,并未否认,看来类似情况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

    朱秀惊讶道:“何人如此大胆,当真放肆!”

    张规气恼道:“何止法器,两年前在坤宁宫,有宵小蟊贼连皇帝受命宝都敢觊觎....”

    “张规,不许胡言!”李太后蹙眉呵斥,张规只得悻悻闭嘴。

    朱秀心中一惊,知道李太后不想过多谈论此事,也识趣的没有追问,起身告退,张规送他走出观音阁。

    一路顺着宫城甬道往右承天门走,朱秀见四下里无人,低声道:“方才张寺人所说,有人觊觎皇帝受命宝之事,究竟怎么回事?”

    张规道:“两年前在坤宁宫,太后命老奴搬出皇帝受命宝,准备献给官家。当天夜里,不知哪方贼人,胆敢擅动宝盒,取出宝玺,连包裹宝玺的黄绸子都扔在御桉之上,瞧那样子,应该是把宝玺拿在手中把玩了一番。

    可惜没有人赃并获,等老奴赶到时,那贼人已经逃了。”

    朱秀想了想道:“能进入坤宁宫的只有当天值守的内殿禁军,这个胆大妄为之人,应该就是在当日宿卫的禁卫里!”

    张规道:“奴婢也知贼人应当出自内殿禁军,可太后有令不许追查,此事只能作罢,到如今,连官家都不曾知晓。”

    “太后是担心官家知道,震怒之下有人人头落地?”朱秀问。

    “正是如此!”张规摇摇头,“太后心善,说是开封城经此大变,已经死了不少人,不能再有人命无故葬送。”

    朱秀也感佩道:“太后仁慈啊!”

    张规气恼道:“太后仁善,可有的奴婢却狗眼看人低,不把太平宫放在眼里,更不把太后当回事!太平宫里的用度一直短缺,宫闱局每每敷衍了事,就连去年应该整冬供给的木炭,也只够烧两个月。

    太后命老奴莫要与人争执,省着点用,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可太后的腿疾,就是去年冬日复发的!再这么下去,太后凤体如何受得了!”

    张规越说越委屈气愤,抹着眼泪,倒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李太后遭遇小人诘难,自己却又无能为力,感到愤怒伤感。

    朱秀沉声道:“太后尊荣不容任何小人践踏,张寺人放心,此事我定会禀明官家,好好整顿宫廷!”

    张规感激拱手:“此事全仰仗朱侯爷了!唉~朱侯爷有所不知,太后空有尊位,实则这宫里没几个奴婢会放在心上。

    有乱嚼舌头的,背地里说的话难听着呢!

    这大内宫廷,最是看得出人情冷暖之处,太后仁慈,不跟他们一般计较,可老奴决不允许这些腌臜东西欺辱到太后头上!”

    朱秀肃然起敬:“张寺人真乃忠义之士,请受下官一拜!”

    说着,朱秀不顾张规阻拦,鞠躬揖礼。

    “请张寺人照顾好太后,不出数日,这宫里风气定会有所转变!”

    “朱侯爷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