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曹仁之薨

    第八十一章 曹仁之薨 (第1/3页)

    秋去冬又来,一年又一年。

    大魏黄初三年,公元236年,冬,十月。

    就在天下叛乱已定,进入休养生息的时候,洛阳朝廷再次收到了一个噩耗。只不过这个消息,不同于往日的叛乱,也不是哪个州郡受了灾害,而是来自于一个人的死讯。

    这道消息来自于南方,是关于皇室宗亲,太祖武皇帝.曹操的堂弟,当今高祖文皇帝的叔叔,也是如今曹氏一族年龄最长的,名副其实的宗族领袖,大司马兼交州牧.曹仁.曹子孝的。

    交州快马北上的信使来京传讯,大司马曹仁,于冬十月十三薨了,享年七十三岁。

    消息传来,朝廷哗然。

    皇帝.曹丕于是亲自下诏,停朝三日,亲设灵堂为曹仁祭奠。并命征南将军.代交州刺史.满宠,速速派人火速将曹仁的尸身灵柩,安全平稳的送往洛阳安葬。

    曹仁,字子孝,乃是大魏如今的重臣。中平元年黄巾战乱之时,他便和族弟曹洪,同曹操一起起兵了,也是曹操麾下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将。

    其年少时,不修俭行,不好文学,只好弓马弋猎,舞枪弄棒,整日里来回乱窜。可领兵之后,他却奉公守法,严以律己。

    曹操在陈留起兵,他听闻消息之后,便立刻召集了数千人马前去投奔。随后几十年,他跟随曹操东征西讨,无往而不利。

    数十年间,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参加官渡之战,他都曾经多次立下汗马功劳。赤壁兵败之后,被曹操留守在了荆州江陵城,作为朝廷的屏障,以来抵御周瑜的进攻,最终因寡不敌众,无奈弃城而走。

    后来,他又督诸将据守潼关,破苏伯、田银于冀州.河间,灭侯音于宛城。

    在襄樊之战中,他被围困樊城。后来关羽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生擒,并斩杀了庞德,情况可谓是万分危机。甚至在当时,就连太祖武皇帝.曹操都动了迁都,以避关羽锋芒的心思。可曹仁却誓死镇守樊城,结结实实的挡住了关羽的围攻,再一次力挽狂澜,拯救帝国于危难之中,直到后面徐晃率领援军到来。

    再后来,他便一直替朝廷镇守襄樊。

    建安末年,他奉命领兵三十万,率先发动灭吴大战。可最终因为太过于轻敌,却败在了年仅而立的,陆逊之子陆抗的手中,颜面扫尽,朝廷也为之震动。

    最终,当时还是魏王的曹操力保曹仁,才让他免受了责罚。

    再后来,朝廷意欲二次伐吴。又是曹操力排众议,让自己的这位堂弟再次领兵出战,可见曹操对于自己的这位堂弟万般喜爱和新任。

    当然,曹仁也终于不负众望,成功平定东吴,降服了吴帝.孙晧,立下不世之功,成为了本朝第一位有着灭国之功的臣子。

    那一年,曹仁已然六十四岁了,也是名副其实的老将了。

    最后,西蜀也被降服,天下一统。

    灭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钟繇,被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