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火力不足

    第207章 火力不足 (第2/3页)

   他可以接受秘书的帮助,可以接受他人的服务,出门有车坐,进门有水喝。

    他知道每天上班前有人早早地就给他泡好了茶,打扫好了卫生,把要处理的文件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

    但是,他在接受这些服务的前提是,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便于他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在办公室工作的时候时间是很紧张的,他要看文件,要学习文件,要听取和会见请示汇报工作的人,还要下达各种命令。

    有时候到了办公室以外,他还要完成必要的交际工作,要去俱乐部,要去看望各种关系。

    但这些都不能成为他放松自己,放松学习的借口,一旦走进舒适区,他将会活成规律性的机械麻木样子。

    谁不喜欢享受,谁不喜欢虚荣,谁不想风光体面。

    这些都是人之本性,可以拥有,但前提是不能越界和踩线。

    思想防线不放松,没人能腐蚀得了他,他想要什么,都会通过自己去争取和实现。

    别人送给他的,或者主动提供的帮助,他都觉得里面有钩子。

    有的时候沙器之也很无奈,他跟的这位领导看着很亲和,很有能力,工作认真负责,很有个人魅力。

    但是,就信任这一点上来说,他感觉自己是失败的,李学武从来没有给予过他全部的信任。

    当然了,沙器之并不感到失落,只是有些气馁罢了,毕竟李学武不信任他,也不信任别人。

    看着高光微笑地跟自己打招呼,却在明里暗里跟自己别苗头,耍心机,努力想要获得领导的信任。

    呵呵,沙器之耷拉着眼皮懒得搭理他。

    小裱砸,你的名字注定叫失败!

    老娘跟了他这么长时间,巴心巴肝地卖苦力,你见他有让我给写过一份材料吗?代他签过一次字吗?

    李学武的办公室还在原来的位置,不一样的是,邻居换成了齐耀武。

    王小琴和赵振华主持的办公室调整方案,征求了包括李学武在内,所有卫三团决策层的意见后,决定把团领导的办公室放在大院这边。

    三进的院子,中院便成为了卫三团七个人的办公室场地,前院和后院则成为了卫三团机关办公室的场所。

    其他机关人员则是统一搬到了楼房那边,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化的布局。

    机关办公人员的性质和领导办公的性质毕竟是有些不同的,机关主要以文字和执行为主,管理层这边主要以决策和会议为主,在场地和办公环境的适用上也不同。

    现在卫三团地方比较大,可调整的余地多,自然是把管理层放在了比较合适的位置上。

    大院这边虽然是老建筑,但房屋都是重新修缮过的,又是正对着正门,比较有代表意义。

    李学武的办公室没动,只是随同正门口的牌子换成了与其身份相匹配的门牌。

    其他办公家具和格局还是原来的样子,门口的衣架上多了一套新板绿罢了。

    “领导,厂办那边想要跟您确定培训结束时间,以及您上班的时间”

    沙器之给李学武的茶杯里填了一些热水,嘴里汇报着轧钢厂这边的工作。

    李学武点了点头,可目光还是看着手里的文件,眉头微微皱着,先是对高光说道:“看看都有哪位领导在家”。

    说着话看了一眼手上的时间,又交代道:“上午十点吧,开个会”。

    “是”

    高光应了一声便往出走,准备会议去了。

    放下手里的文件,李学武看向沙器之问道:“保卫处组织的几个培训班是不是到日子了?”

    “是这样的”

    沙器之站在办公桌前面汇报道:“保卫处机关人员培训班、保卫特勤训练班、双预案培训班等所有培训班都会在周一完成培训任务”。

    说着话从带来的文件包里拿出几份文件递给了李学武,这是他代李学武上山去检查时带回来的。

    李学武接过来看了,这里不仅仅包括保卫处所属的在训人员,还包括俱乐部保卫科的训练人员,可以说得上是大丰收了。

    三个月前种下的种子,终于要收获果实了。

    他刚才看的文件里就有治安大队那一批1500人的考核结果,在沙器之这里也看到了这一部分的简报。

    李学武安排高光去通知开会的原因也是确定最后的合改编人员名单。

    现在看着轧钢厂这边的培训班,李学武同样重视。

    这一期几个培训班不仅仅给保卫处带来了优秀的管理和执行人员,还锻炼了他们的能力,锤炼了人员的素质,把保卫处的工作能力又提升了一个台阶。

    双预案人员毕业,必将训练场的牌子打响,更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参训订单。

    同样带来的还有消防器材和特种车辆的采购订单,这些都是保卫处的经费来源。

    李学武现在要看所有培训班的训练成果,还要定下一批培训班的参训时间。

    所有培训班的训练时间都是三个月,李学武没怎么思考,在魏同申报的培训计划上签了字。

    沙器之收好文件后请示道:“那……周一您能参加山上举行的毕业典礼吗?”

    “这个就不了,没时间”

    李学武摆了摆手说道:“请子洪同志去主持吧”。

    说着话看了看手里的文件,又说道:“交代要办的申请训练基地的事情怎么样了?”

    “这项工作进展比较迟缓”

    沙器之汇报道:“萧副处长一直在推动这个申请,可造成工作进度缓慢的原因不是咱们这边,而是民正和卫戍那边”。

    李学武问的是上周他签署的一份申请,是向工委申请正式的安全生产培训基地。

    现在的训练场仅仅是作为轧钢厂保卫处自有的单位,无论它的规模大小,还是联合单位多少,都也只是个内部的训练单位。

    李学武想要的是推动红星训练场正规化、公开化,训练场也已经拥有了这样的基础。

    未来训练场更应该向安全和生产安全培训基地发展,培训安保、培训消防以及其他业务型培训作为主要的工作重点。

    抓着民兵培训能有什么发展,就算是这里成了卫三团的训练基地又能带来什么经济效益。

    但安保和消防等业务培训不一样,未来会有源源不断的培训需求出现,这里有最先进的安保培训团队,有双预案的原创团队,有专业的培训设施。

    收钱搞训练,可比花钱搞训练难多了。

    京城才多大个地方,现在还不是所有的单位都在组建专门的消防队,这是个蓝海市场,得慢慢培养。

    但只要组建消防队伍,李学武就想让所有人最先想到红星训练场。

    要让从这里走出去的消防管理人员成为骨干力量,宣传榜样,要让训练场卖出更多的消防器材。

    现在的消防还归民正管,保卫培训还归卫戍管,所以这两个单位不认同,训练场就无法挂牌子对外招生。

    李学武知道这种工作还得是他来做,点头表示知道了。

    沙器之今天不仅仅给他带来了这一周轧钢厂的工作周报,以及实时动态,还有今天上午下发的那个通知。

    李学武知道,这个通知下来后,会成为一个锚点,也是基石,稳定了所有生产单位,或者说是各个工厂的局面。

    第一场风暴已经过去了,有这个文件在,未来在工厂内部,不会再出现什么大的风波了。

    所以,李学武敲了敲桌面,对着沙器之说道:“周一吧,周一我正式上班”。

    ——

    “合改编的工作进入到最后阶段了”

    李学武看着会议桌边的几人说道:“相信大家对这项工作已经有了充分的意见和理解”。

    说着话示意了他要求办事员早就准备好的文件又道:“无论是原八一六团的淘汰考核,还是原治安大队在训人员的培训考核,都已经有了结果”。

    “这个不需要再议了”

    齐耀武开口道:“就按结果处理吧,我要是看到人员名单,又得忍不住留人了”。

    赵振华无奈地苦笑了一下,他跟齐耀武争论留人并不是个人矛盾,他也认同这一观点,看了老部下,总想着留下他。

    李学武敲了敲手边的名单,道:“合改编的方案已经出炉,稍后会交到各位的手中签字确认,这就是最终的方案了”。

    “我要说的是淘汰下来的人应该怎么处理”

    说着话拿起另外一份名单放在了手边,他并没有打开来看,而是对着王小琴说道:“原治安大队在训人员里甩下来十七个,你看着安排一下,是退回也好,是转置给其他单位也罢,有始有终”。

    说完便将那份名单递给了对面的王小琴,随后又拿起另一份文件道:“原八一六团甩下来一千四百三十二人,其中还包括干部一百一十七人”。

    “这部分人商量一下吧,看看应该怎么处理”

    李学武的问题很直接,上个月他们讨论过这个问题,中间因为合改编的工作比较忙,这个问题就搁置了。

    今天要定下来卫三团的花名册,那么就得准备淘汰下来的这些人安置问题。

    齐耀武拢了拢脑门上本就不多的头发,倔强的以为自己还是个发量充足的帅小伙,可实际上他脑门已经很秃然了。

    “先说说分流吧”

    说着话示意了赵振华道:“跟卫戍区其他队伍联系的怎么样?”

    “不太理想”

    赵振华皱着眉头打开了手边的一个文件夹看了看,随后说道:“全卫戍区能接收不到两百人,这还是请了关系协调的结果”。

    “知道了,这个我下来再去做做工作”

    齐耀武皱了皱眉头,扫了办公桌众人一眼,这件事还真是很难办。

    这间办公室里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李学武了,赵振华的关系跟自己的关系重叠着,他搞不定,自己也难搞。

    在地方关系上还得是看李学武的,毕竟他是京城本地人,还有很多工厂的关系。

    从红星训练场的联合单位上,以及他们一起搞的食品厂和中医研究所就能看出李学武的能力。

    这也是他一力请卫戍那边接收李学武调职的原因,甚至是主动帮忙协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