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就看明天的谈判

    第246章 就看明天的谈判 (第2/3页)

个人的职业生涯也无比重要。

    有了这样的人生履历,将来一定能够进入到公司的决策层。

    张路听完翻译的转述之后,表情从刚才的冷漠变得有些和缓。

    而正是这一份细微的变化,在对方眼中仿佛是抓到救命稻草一样。

    显然这名芯片部门的负责人认为,他自己的这一番话成功的说动了张路。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或者是CEO,有的时候不得不臣服于投资人跟大股东。

    可是,毕竟是公司的执行者,眼睁睁看着重要的发财机会,这个时候只要是一名合格的商人,一定不愿意错过如此挣钱的大好机遇。

    种花家仅仅是取得了技术突破,估计离量产最快也要半年时间。

    光刻机虽然是生产线上最重要的环节,可是一整条生产线的配套,也需要一段时间的开发跟测试。

    就算种花家在整条生产线上的其他设备中已经取得了突破,就缺光刻机这最关键的部件。

    即便如此,整条生产线的搭配,组合,调试也需要一段时间。

    而就是这样的测试时间,却是在消费市场上最宝贵的东西。

    如果台积电在北美地区进展迅速,工厂很快大规模投产七纳米跟五纳米。

    甚至还有消息传闻,在北美地区还会投产十四纳米生产线。

    如果产量惊人,势必会在市场上引起同类产品的降价。

    一旦价格适中,原本那些电动汽车的生产商,原本那些使用二十八纳米芯片的汽车型号,会不会突然间转向去采用十四纳米的芯片用以替代。

    电动车无论多么科幻,对于商人来说这终归只是迈向消费市场的产品。

    从二十八纳米的芯片换成十四纳米,在广告营销上也能宣传一波。

    同时,十四纳米的芯片功耗更低,性能也会更强。

    对于汽车的各种数据处理也会更迅速。

    就像手机厂家一样,很多厂家推出的新款产品,总会标榜自己的硬件如何如何的先进与领先。

    如果这种营销模式转嫁到电动汽车,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营销方案。

    只要十四纳米芯片的价格没有比二十八纳米贵出很多,相信会有一些车企给自己的新产品选配装载。

    一旦市场上有了第一家,这种军备竞赛只会愈演愈烈。

    甚至其他的车企会越过十四纳米,干脆去采购十纳米或者七纳米的芯片。

    一旦这种选配成为了潮流,原本二十八纳米的订单势必会被砍掉。

    最终,落后的技术逐渐会被淘汰。

    好在现在全球芯片荒,芯片的价格居高不下。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只有少数极个别的车企,少数极个别的车型采用了最先进的芯片。

    虽然采用最先进芯片能够利好广告宣传,也能够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

    可是全球经济不景气,采购最好的芯片势必会增加车

    辆的成本。

    这显然与全球经济背道而驰,势必只能赚个噱头而不能挣大钱。

    芯片部门的负责人对于种花家也颇为了解,知道种花家有一款电动车卖的极为畅销。

    两万多人民币就能开回家的电动车,简直就像是一个电动玩具,根本不应该称之为汽车。

    可即便就是这样的廉价工业产品,确实销量极好的一款明星产品。

    以此也能证明,消费者在自己资金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向残酷的现实低头。

    此时的全球市场刚好就处于这种矛盾之中。

    因为市场的竞争,很多车企希望给出多元化的配置,除了这种廉价的工业产品之外。绝大多数车企都希望推出更快的速度,更奢侈的配装,更远的形式历程,以及更智能化的设备。

    这就造成了市面上,旗舰款式的产品越来越高级。

    而那些廉价的产品,也只会越来越便宜,甚至连一个空调的过滤芯都不安装。

    这种矛盾,既存在危机,也存在庞大的商机。

    只要能够把握住机会,快速的量产二十八纳米的芯片供应市场。

    至少未来两三年之内,还能够挣到一大笔。

    再加上物联网概念的普及,需要芯片的地方越来越多,想要狠狠的挣上一笔并不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