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章 风鼻岭

    197章 风鼻岭 (第1/3页)

    综合考量,李晔这次没有派邓筠为先锋官,而是选派了行事谨慎、颇类其父的孙德昭,及从赤颜军中选出来的一精锐。

    事实证明,李晔选对了人。

    入汧阳前是一湾宽约七八十丈的新月形巨型湖泊,名汧阳湖,孙德昭没有轻易下水入湖,而是先于两岸小心侦察,最后在一个叫风鼻岭的地方探得一支陇州伏兵,人数不详,应当在千人左右。

    孙德昭明白此事大小,按兵不动,第一时间传回消息。

    李晔得信后又召集众将商议。

    众将一致认定,风鼻岭位于汧阳湖颈部,贼兵于此地设下兵马,当是趁朝廷船只即将进入汧阳湖的宽广湖面之际,妄图出兵拦腰截击。

    也就是说,贼兵是预备在水面上打主意。

    反其道而行之,那么,朝廷就当从陆地上予以歼灭。

    由于对风鼻岭四周地形所知有限,只知道这是一处临汧阳湖的高地,崖下有一个静水湾,可停泊大量船只,而山地里道路崎岖、地形复杂,李晔与众将商议后,没敢定下三面围攻的恢弘计划,而只准备从正面一路强攻。水面上再派一支船队,大张旗鼓,虚张声势,以援助陆路进攻。

    又为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定于入夜后发动进攻。

    大致方略既定,众将纷纷主动请命。

    这已成了朝廷各军内部的常态。

    凡有战事,众将皆请命,争先恐后。

    究其原因,是军内诸将如今都信心十足。这种信心并不是凭空生起。一是源于对天子决策的信任,数次战事已验证了这一点;二是接连的胜仗,连战连捷,由不得他们不抱满信心。

    既然他们有信心打胜仗,自然得争相请命了,不说为自己争功名,也得考虑下麾下将官们的心理……

    李晔很乐意看到军中目前的这种状况,但他也不能大意,到了点将时,尤其得考虑周全。

    最后,李晔还是将主攻任务交付了先锋孙德昭。

    余下再安排邓筠和马一夫二人,从所部人马中各挑人来,游走在孙德昭的两翼,以便时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