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章 驱虎吞狼之计

    256章 驱虎吞狼之计 (第2/3页)

部邠宁军互相争斗。

    最后结果也证明了,朝廷不费一兵一卒,便收复了邠州。若非党项人半途杀出,而李晔又不想在渭北大量耗费,亦可轻松收复宁州。

    所以如今再用此计,将杨守立驱至阆州去。

    所以杨守立可靠与否并不重要,只要他能在阆州搅出些风浪来,让阆州不是完全掌控于一人之手,且持续内耗,待到朝廷大举入蜀、需要取道阆州时,便也就有了可乘之机。

    「圣上妙计。」康承业很快看出了此计的精妙处,但同时也看见了其暗藏的风险,「若要效仿邠宁之事,便得如邠宁一样,让双方势力均等,互攻不下。若不然,待得一方完全据有了阆州,又从对方身上得知朝廷曾两面下手,恐怕,会适得其反。」

    康承业点出了关键处。

    阆州与邠宁不同,与关中相隔太远,朝廷完全无法插手,要行驱虎吞狼计,就一定得随时确保双方均势。

    杨守立和天威军肯定是弱势方,为扶持他,朝廷得将阆州防御使的名分给他,下诏授予此职,让他能理直气壮地去阆州赴任,也同时束缚了杨守亮的手脚,让他不能集全力围攻杨守立。同时李晔也会在回信里提及此事,争取杨复恭的首肯。

    而杨守亮和杨子实那边,也得有人私下里去传话,将阆州授予杨守立,其实是朝廷为解决绵州内斗的无奈之举,并非是真心要将阆州之地赠予杨守立。以防杨守亮顾忌朝廷、又素来孝顺杨复恭,竟真的将阆州拱手让出。

    如此,驱虎吞狼之计已成,双方势必会争斗不下。

    接下来,阆州形势会如何发展,便不是朝廷能管控的了。

    尤其沙场之上,各方势力交错,将卒用心各异,瞬息万变。

    但李晔和康承业谋划过后,觉得也唯有如此了。

    若再有过多的动作,就太显眼了,会提前暴露朝廷的意图,反倒是不妙。

    ……

    说巧不巧,李晔这边正在谋图杨守亮的阆州,就收到了杨守亮自兴元呈来的奏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