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新风潜入夜,改革润无声

    第三百七十四章 新风潜入夜,改革润无声 (第1/3页)

    从花朝节,也就是二月十二那天开始。

    整个大魏朝堂就一直都忙于葬礼。

    先是天泰帝,停灵四十九天。

    不知不觉,就到了四月底。

    随后半个月送葬,半个月回返。

    匆匆忙忙,已经到了五月底。

    景顺帝死在途中,回来又补停了三十多天,也凑够四十九天。

    眼看着,现在已经六月底了。

    可是景顺帝刚下葬,太皇太后又薨了。

    停灵四十九天,再去孝慈县来回一个月。

    这还是因为忠顺亲王谋逆,不用大葬的缘故。

    不然这一整年过去,都忙这一家四口的葬礼了。

    即使如此,等皇家这四口整整齐齐的都葬完,就得九月底了。

    现在半年的时间和精力,全都浪费在了葬礼上。

    满朝文武也是身心俱疲,不少大家族的老人都追随皇家四口一起走了。

    即使没走的,也都开始请假。

    太皇太后薨的第三天,百官穿着素服上朝。

    一应仪礼结束,便有科道言官上前道:

    “启奏陛下和太后,今年接连国丧,大魏举国哀悼已有半年,如今太皇太后又登极乐,恐民间疲累已极,影响秋收,不知可否依礼从简从速,以养民生息。”

    “臣等附议!”

    刚一有人提出,说要养民生息,立刻就得到满朝文武的一致支持。

    元春很想顺水推舟,但事关一个“孝”字,她可不敢轻易答应。

    “此举恐有碍孝道,于陛下名声不利吧?”

    这个“吧?”用的很好,百官顿时明白元春的难处。

    一时间,早把礼书吃得透透的一众进士,就开始旁征博引,为这事的可行性进行深入论证。

    有的说可从速,有的说可从简。

    还有的说,接连不断去世,可以按照一场丧礼来办。

    言外之意,就是说停灵都不用停,直接送去合葬就可以。

    眼见百官积极参与,元春还是没有答应。

    “诸位阁老怎么看?”

    这样的小事就不用问冯一博了。

    一众阁老彼此对视一下,最后还是李守中这个礼部出身的次辅出列,躬身道:

    “臣觉得,既然民疲国乏,可适当依礼而减。”

    有了足够的台阶,元春才满意的点点头。

    她略一沉吟,便道:

    “既然都这么说,本宫就从善如流,准诸位所奏,都中三品以上及诰命按礼祭吊,停灵二十一日后,先太皇太后与先文皇帝合葬。”

    减了就比不减好,再说这一下就排除了大部分人。

    三品以上就是侍郎以上,武勋也是三等将军以上。

    满打满算,留下祭吊的就不到五十家了。

    至于这些人家,你做了这个位置就得尽这个义务。

    何况停灵也从四十九天降到二十一天,已经是天恩浩荡了。

    “太后仁德无双,苍生有福!”

    “太后仁爱苍生,百姓之福祉也!”

    “……”

    一时间,满朝文武都松了口气。

    见此情形,元春心中微微一叹。

    随后,抬手让侍班官员继续。

    “山东几府联名上疏,弹劾朝中有人借山东两府大灾,侵占河道、良田无算,导致难民无处安置,逆首借机招募为匪,最终有了通天之祸!其中有……”

    侍班官员直接将参与之人,还有所占田亩的数字一一宣读。

    刚刚还为精简丧礼之事大为欣喜的百官,此时不少都开始为之色变!

    “臣罪该万死!”

    “臣有罪!”

    “臣治家不严!”

    “……”

    每念出一个名字,就有人心若死灰的拜倒丹陛之前请罪。

    就连具体田亩都调查的一清二楚,他们根本无可辩驳。

    没过片刻,丹陛前已经跪了一片。

    一开始出来的,心中都是极为惊恐。

    但随着人数越来越多,这些人慢慢就都放心不少。

    无他,法不责众而已!

    若是几家参与,说不得就要抄家流放以儆效尤。

    但现在出来这已经二十几家了,看这架势不止这个数。

    最重要的,请罪的不少还都是数得着的勋亲贵戚。

    就连太后的大伯贾赦,此时都跪在那里了。

    你让当初放话会保贾家的太后如何处置得了?

    在他们看来,这事最后大不了就是退还田亩,罚俸数月。

    再多一点,想必太后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