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完善吴国之政

    第661章 完善吴国之政 (第3/3页)

   庆忌现在只取“登闻鼓”和“路鼓”,并不会繁琐的去设立更多的信访之途径。

    “文种!”

    “臣在!”

    被点到名字的左丞相文种,连忙站了起身。

    “你负责在宫门口,设立登闻鼓,并督促各地郡县,在府衙之侧,设立‘路鼓’,以让黎庶鸣冤所用!”

    庆忌大手一挥道:“凡各类诉讼刑法之事,涉及冤情者,乡里不决,可告之于路鼓,使县令接待,开堂公审,不得怠慢!”

    “若县一级不可处理,县令可转达郡一级,或自认为有冤情者,可告之于郡一级路鼓鸣冤。”

    “当地郡守、郡丞必须亲自接待,依法审理。”

    “若郡一级仍不能处决,当转达于廷尉府。”

    “或有冤情之民,上告于宫门口,击登闻鼓,廷尉府当依法审理。如若还不能决断……寡人,亲自处理!”

    “诺!”

    文种立即答应下来。

    登闻鼓、路鼓的设立,不止是为吴国广开言路,也是在加强庆忌作为吴王的司法权。

    大有裨益!

    这可谓是真正有益于民的国之大事。

    现在庆忌可是明文规定,凡是有冤情的黎庶上诉,地方的郡守、县令都必须要按照流程来接待,不得怠慢。

    谁敢触犯这样的禁令?

    最后一级,普通的升斗小民,甚至是能一路告御状,到庆忌的面前诉说冤情,请庆忌裁决……

    当然,这种事情,肯定是少之又少的。

    若是真的发生底层黎庶一路告状,告到国君面前的事情,庆忌一定会查处下去,对待犯法之人,严惩不贷……

    “父王!”

    这个时候,公子恒忽然站起身,朝着庆忌作揖行礼道:“儿臣以为,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鼗,犹恐不能自知!”

    “今贤非尧舜汤武也,而有掩蔽之道,奚繇自知哉?”

    “请父王在登闻鼓之侧,设立诽谤之木,或敢谏之鼓,以让天下人得以击鼓进谏言,集思广益,完善我吴国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