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天涯海角

    第231章 天涯海角 (第1/3页)

    正统十六年三月,新的科举制度昭告天下。

    新的科举制度,仍然分为院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五个级别。

    只不过,考试内容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批公布的参考书籍,除传统的四书五经外,增加了《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灵宪》、《开元占经》、《齐民要术》、《甘石星经》、《黄帝内经》、《墨经》、《梦溪笔谈》共九部。

    最初的时候,朱祁镇的想法是将考试内容直接划定为《永乐大典》,可是,永乐大典全书共两万两千八百多卷,实在是太多了。

    经过于谦等人日以夜继筛选,又考虑到学子们时间有限,最终才选定上述九部,基本囊括了算术、医学、天文、地理、建筑、工程等包含方方面面。

    饶是已经尽量简化,学子们依旧叫苦连连。

    自幼寒窗苦读,读的都是四书五经,若是去看看别的,就会被说成奇技Yin巧,不务正业。

    现在好了,突然就增加了大量奇技Yin巧类的书籍,而且,比四书五经还要重要。

    圣旨已经颁下,叫苦也没用,只能临阵磨枪,连夜恶补。

    院试的题目相对简单,毕竟第一次进行新科举,太难了也没人会。

    众学子来到考场,甚至带着一众猎奇的心态,考题甚是杂乱,比如说九九口诀表,勾股定理,日、月食的成因,节气与农耕的关系,等等,各种新奇的知识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答题的时候感觉比八股文痛快多了。

    因为这种方式简单明了,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需要绞尽脑汁去引经据典,还要代圣人立言。

    随着院试结束,转眼便到了府试,就是童生考秀才这一科。

    这一次,考题明显变难了。

    事实证明,并非每个人都能接受这些新鲜事物。

    特别是那些年事已高,多次科举依然未果,屡败屡战的老童生、老秀才们,率先绷不住,破防了。

    南京街头,一名须发花白的老童生冲出考场。

    「国朝以儒学为本,行君子之道,崇尚德行,以仁孝治国。如今的科举,宣扬奇技Yin巧,学生不修德行,而非知荣辱,好君子之德,实乃数典忘祖之举!长此以往,百官不修德行,百姓不知礼仪,则内外失调,祸乱大起,国将倾覆也!」

    在他身后,几名维持秩序的差役慌忙跟了出来。

    「快,快,逮起来!」

    这番话实在有些过了,如此大骂新科举,几乎都可以定为谋逆。

    「放开我,国有女干佞,国有女干佞啊!」

    几名差役赶忙将人绑了,拖走。

    …………

    京师,紫禁城。

    朱祁钰和曹鼐一起,来到御书房。

    「呀,都来了?」

    朱祁镇刚从外面回来,手上脸上都是灰,怀恩赶忙去打水伺候皇上洗脸。

    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人,正是钦天监的贝琳,亦是灰头土脸。

    「皇上,密闭性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否则的话,后续工作很难开展!」

    「朕知道,刚才不是也崩了朕一身灰吗?」

    两人一边洗脸,还在讨论蒸汽机的问题,而且,说起来便没完,似乎忘记郕王和内阁首辅还在等候。

    朱祁钰忍不住,趁着两人喝水的空隙,赶忙道:「皇上,各地已将府试结果汇总上报,请过目!」

    「府试结果出来了?」

    朱祁镇这才拿起奏疏,扫了一眼,似乎颇感意外。

    本以为新科举,大家肯定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第一年,

    甚至前三年都可以当做过渡期,让天下学子慢慢有个缓冲的时间。

    却没想到,这一次的府试结果,获得秀才功名者,竟然比往年还要高出三成。

    朱祁镇想了想,说道:「是不是院试考题出的太简单了?于谦呢,于谦来了没?」

    曹鼐说道:「回皇上,于谦现在是乡试命题组的组长,在乡试考题公布之前,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能离开贡院的。」

    「对,对,朕怎么把这事给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