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守土抗敌,人人有责,人人服役,势在必行!

    第291章:守土抗敌,人人有责,人人服役,势在必行! (第3/3页)

 老学究这边刚说出担心,另一边一个脸红脖子粗的老将就撸着袖,反驳了出来。

    “胡闹,阿三区域的粮食乃是国之根本,是应对全国各个地方突发情况的,你们当兵的都吃完了,那要是出个灾祸,拿你们去救灾啊。”

    “哈,我说你这老货才是胡扯吧。”

    “你是不是忘记土豆,那玩意儿可是高产的很,今年金陵地区和山东地区都要种,这一茬收获下来够人吃的了,阿三区域那边运送的粮食,肯定是用不上的,粮食可不是银子,它可不能放太久,阿三每年都能运来那么多粮食,今年不吃完,放到明年就变成沉粮了。”

    “停停停,能不能听我说几句!”

    朱瞻圭用袖子挡住两边喷出的口水,扯着嗓子大声呼喊。

    两方人闻言,看着对方冷哼一声,转身回了自己的队列,打算听听朱瞻圭怎么说。

    甩了甩袖子,整理了一下衣服,朱瞻圭对着文武群臣道:“朝廷之所以要推行这样的制度,是出于两方面考虑。”

    “第1方面是,随着我国领土的增加,需要防守的区域也渐渐的扩大。”

    “我大明的军队几乎都是来自军户,可他们人就那么多,地盘大了,增的兵就要多,咱们朝廷不能让军户一家老小都去守土吧!”

    “所以向平民招兵是势在必行,可根据朝廷的制度,一旦入了军队,那就入了军户籍,这样一来,有的百姓就不干了。”

    “毕竟他们当百姓交的税还少一点,可当了军户税就要增加了。”

    “所以皇上经过考虑,再结合太祖皇帝的遗言,将军户籍渐渐的取消,以后入伍的人也将不再改变户籍。”

    “而第2个方面,是考虑于国民自卫方面。”

    “众所周知,每次一族入侵,我们的百姓都是屠杀的对象,而且每次大屠杀他们连反抗力量都没有。”

    “虽然有朝廷的庇护,将来再也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可普通百姓出行遇到个山贼勐兽,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他们在军中历练两年,等他们回归百姓生活,遇到了危险也能反抗,不至于称为束手待擒的羔羊。”

    “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将来发生非常大的国战,朝廷需要增加兵力,那这样在军队中历练过两年的退伍百姓,只需要简单的训练,就可以快速的投入战斗,组成能争能战的部队。”

    “殿下,这两个想法是好,老臣也没有什么反对的,可为什么一定要让文人也要加入其中。”

    “他们本来读书的时间就少,如果浪费两年在军队里,甚至发生战争战死了,那他们这么多年的辛苦读书和家人的培养,不都全都打水漂了吗。”

    朱瞻圭刚简单解释了一下原因,老学究就皱着眉头站出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瞻圭看着他认真的解释道:“之所以要招文人武,是因为大明未来的武器,会越来越复杂,会用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比如说算学,地理天气等一类的。”

    “众所周知,普通老百姓和军户都是大知不识的文盲,这些高端武器交到他们手中,他们没有运用这种武器的知识,武器放到他们手中也是一堆废铁。”

    “所以大明军队加入有文化的士兵和军官是势在必行,同样这也是为什么朝廷开办新学,要让学生们上半天文学课,半天武术课的原因。”

    “可…”

    “好了,没什么可是的。”

    老学究还要说,朱瞻圭伸手拦下了他严肃道:“陈学士,有句话说的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守卫边疆,保家卫国不单单是普通老百姓的事,文人才子,也有守土抗敌之责。”

    “而且更重要的是,你听完下一个圣旨,我觉得你就没有心思讨论这个问题了。”

    冲着文官武将们微微一笑,朱瞻圭回头给老爹死了个眼色。

    朱胖胖脸色一定严重,伸手拿起了最后一封圣旨,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山东之事起,朕日夜所思。朝廷有功名的官员才子,借助免税之策,广收百姓田地,抵消朝廷赋税,造成各地方官衙,把税收强加到那些没有投靠的百姓头上,此乃朝廷弊政,让一些有心之人钻了空子。”

    “朕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从明年起,取消官员士子士绅免税政策,实行官绅一体纳粮钦此!”

    刹那间,整个大殿落针可闻,不管是文官武官,还是藩王勋贵,一个个眼珠子瞪的浑圆,难以置信的看着坐在上首,眯着眼睛的老爷子。

    ps:现在正处于最后的阶段,嗓子跟刀刮一样疼的难受,预计明天会好一点,今明两天保底全勤更新后,后天就会恢复到至少8000字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