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一章 军工场见闻

    第四一一章 军工场见闻 (第3/3页)

性和耐用度,还会反复浸泡铁树汁,在整根毛竹浇上桐油。

    一种特制长枪,枪头跟普通长枪相当,用合金钢锻造,木柄选用质量过硬的竹竿,长度超两丈。

    一种大致形状,就像翻挑麦秸秆时用的三叉耙子,只不过不是木制而全部采用的是铁制,三米左右。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盾牌。

    一个以硬木为主,包上铁皮,钉上生牛皮。四四方方的盾牌,远没有塔盾大,却要比圆盾大不少。

    另一个就是大小相差无几,却以藤蔓编织编制的方盾。防御力不比前者强,可非常轻便,灵活。

    “汤隆兄弟,这些武器的数量几何?我准备搞训练。”晁盖看到成品武器的流程,满意的看着汤隆。

    汤隆立马回应,麻脸上有些为难:“哥哥,其他武器数量超过两万件,只有藤盾和狼筅工序最繁琐,快一年过去,藤盾三千多块,狼筅五千多件。”

    “数量这么少,有负哥哥手托啊!”汤隆有些惭愧。

    “兄弟,莫要如此!不少了,不少了。”晁盖笑着摆手。这些武器是他从一年前就开始构思开始落实。本来预估的数量没有这么多,不曾想多了一半。

    是的,那个用毛竹制作的武器叫狼筅,又名狼牙筅。不仅制造工序繁琐,还要添加铁蒺藜,刀片非常繁琐。为了达到最大的杀伤力,通常还会在狼筅上面,蘸上“金汁”或者是抹上毒药,总之,各种有可能会给敌人带来损伤的东西,全都招呼上。

    说狼筅没几个人知道,但戚继光这个名字家喻户晓。没错,狼筅是戚继光率领的抗倭军队用的武器之一。

    狼筅乃用大毛竹,上截连四旁附枝,节节枒杈,视之粗可二尺,长一丈五、六尺。人用手势遮蔽全身,刀枪丛刺,必不能入,故人胆自大,用为前列。配合刀盾兵,长枪手,乃南方杀倭利器。

    戚继光发明戚家枪,改良的狼筅,格外利用枪长的优势,攻守合一,成为太刀甚至野太刀的克星。

    戚继光这位民族英雄抗倭策略,兵法,后世有专家讲解。

    晁盖正是凭自己所知道的,提前将抗倭大杀器搞出来。

    两个盾牌手,两个狼筅兵,四个长枪手,两个镗钯兵,再加上一名队长居中指挥,训练鸳鸯阵法。只等到先遣部队摸清地形,就会主动入侵倭国。

    晁盖对这一天的到来非常期待,对秘密武器非常重视。他只是提出构想和设计,真正完成的还是工匠们。对汤隆交上来的人员名单,看过后大加赞赏。

    “不错,有功者赏,只要为此做出贡献,就应该奖励。兄弟,你了解得多,具体事情由你安排。”

    “是,小弟明白。”汤隆昂首领命。

    晁盖吩咐韩世忠,酆泰尽快带人到仓库搬运武器装备。随即又在汤隆的引领下前往深处的酿酒作坊。这是为军工场工匠准备的,规模不大却设施齐全。

    另外军工场旁边的溶洞中就是神机营,神臂弓,床子弩,投石车的重型器械研发基地,因为与军工场交通又息息相关,此地也被称呼为重型军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