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伸冤

    第四百八十五章:伸冤 (第3/3页)

才知道上面为何一定要坚持消灭豪强再分田。

    这个时候,胡溥才有点庆幸。

    庆幸自己所在的博陵情况没有石邑复杂,他这里真的有豪强,而且现在他通过不断审案的过程中,已经抓到了不少这个豪强的不法证据。

    就等合适的时机,就能将崔氏铲除。

    想到这里,他有点同情那位石邑令。他这会突然有点记不起他的名字了,忙翻到他名字的所在,不自觉的念了了一句:

    “常林?倒是个好名字。”

    只希望这常林再被申饬后,能及时改变,不然后面他两再想同殿为臣,可就难了。

    就在胡溥还要继续学习的时候,他的幕僚在堂外悄声道:

    “县君,外面有一人说有冤情。”

    这个时候胡溥正看的兴头,张嘴就要让人先打发走,但话到了嘴边,他又停下了。

    他看了看自己毕业时,老师陶黯送给自己的镇纸,想到老师对自己的教诲。胡溥到底还是回了句:

    “好,开堂审案。”

    然后在去前堂的路上,胡溥从幕僚口中大致听了一下案情。等他听完后,胡溥大笑:

    “说时机,时机便到。”

    随后他就对幕僚交代:

    “你一会不用随我去前寺,直接去城外将耿镇将喊来。说本县要动刀兵。”

    幕僚知道事关重大,点头就带着一县卒出寺了。

    不多时,博陵县寺就大开中门,几十名县卒随着骑马的胡溥就从中门开出,在人群里,魏癞子赫然在列。

    胡溥戎装打扮,带着县卒们穿城而过,自然惹来一众人的惊疑。

    他们看多了县君晏然坐堂的样子,还是第一次见这副武人做派。就是不知道谁家会要遭此厄了。

    胡溥出城后,很快就和已经等候在官道上的镇将耿豪汇合,后者带了全部镇兵五百,可谓倾营出动。

    汇合后,胡溥先是看了一下镇兵的武备和士气,心里暗自点头。他笑着对耿豪道:

    “早就闻耿镇将是出自右军元帅部,果然是练得一手好兵。”

    耿豪也不自谦,他们武人就不兴这套。行就是行,不行你说行,让你上的时候你不行就会丢命。

    于是,耿豪直言:

    “博陵是大县,当年末将出镇博陵,元帅专门许我带一队下来。末将就是靠着咱右军的五十人种子,以护田兵为基干,又吸纳汉军降兵。三日一练,方有这成果。以末将在疆场多年的经验,咱博陵营虽然打不过昔日的汉军主力,但对付豪强部曲,以一敌二,自不在话下。”

    胡溥点头,有了这个话,心里就稳了。

    于是,再不多说,带着耿豪的博陵营就直扑县西的敦本壁,也就是崔氏的总堂所在。

    一路上,为了隐蔽性,凡是碰到的樵夫、佃户,统统都被收在了军下一同行军。

    只行了一个时辰左右,胡溥在魏癞子的导引下就开到了敦本壁外。

    此时,壁上的崔氏部曲早就远远的看到了烟尘,不断敲着望楼上的警钟。

    整个坞壁上面都一片大乱。

    在下面,耿豪打马上前,对壁上吼道:

    “县君办案,还不速速开壁。”

    但谁瞧着下面带兵的,哪个敢信这句话。谁家办案,带一部兵马呀。

    但耿豪压根不让上门人思考,紧接着就骂道:

    “再不开壁,全壁以乱贼论。”

    这下子,崔氏的部曲慌了。他们赶紧找族长崔泗,希望他想想办法。

    这个时候崔泗能有什么办法?

    整个敦本壁上上下下都没有五百人,外面就有五百兵,其背后还有五六万的泰山军精兵。

    他能如何?

    最后看了一眼祖宗的祠庙,崔泗老泪纵横:

    “悔不听劝,使我宗族有此大厄。”

    不一会,崔氏开了壁。壁外的博陵营鱼贯而入,很快就控制了全壁。

    再然后,博陵县卒们就四处出动,将附近能找到的徒隶和佃户们都找来了。他们告诉这些人,让他们到崔氏祖壁开会。

    来就一条:

    “人人要饱暖,耕者有其田。今个泰山军做主,报仇在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