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上官仪的学习之道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上官仪的学习之道 (第3/3页)

见上官仪,问问他有没有入朝为官的打算。”

    “喏。”

    忙完了一天的事情,上官仪疲惫地回到自己的家中,和李孝恭住在同一屋檐下也有不好的地方,平日里他生活很差,衣物乱丢,脱了靴子就随手一丢,躺下就睡,还不自己洗衣服。

    改日和牛闯商量一下,是不是可以给村子里多建几间屋子,让李孝恭搬出去,鼾声如雷实在难以养神休憩。

    太上皇李渊搬到了村子,邹国公张公瑾也住在村子里,就连魏王也在村子里安置了一间屋子,眼下屋子没有空余,都不够人住的。

    上官仪吃着村民送来的饭食,抬眼便见到了来到门前的长孙无忌。

    “见过赵国公。”上官仪拱手道。

    看了眼上官仪手中端着碗,长孙无忌又道:“伱先吃,吃完老夫想和你商谈一些事情。”

    赵国公如今在朝中位极人臣,也是陛下最器重大臣之一。

    上官仪不敢怠慢,多扒拉几口饭食,擦了擦嘴又整了整自己的衣衫,便走出屋子。

    星夜下,村中传来几声犬吠。

    上官仪稍稍一礼,“赵国公请讲。”

    长孙无忌双手背负,“你当初在弘文馆任职?”

    “幸得赏识能够在弘文馆屈身,在下自觉学识尚浅……”

    “这个村子治理得不错。”长孙无忌打断他的话语。

    “这都是张侍郎指点。”上官仪再次行礼,“张侍郎常常说相互学习,一起进步,在下想过这话的意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习对方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就是互相学习。”

    “博他人之所长?”

    “互相学习。”上官仪微笑道。

    “很有意思的说法。”

    “在下也这么以为,这个村子从建设初到现在也是全村人一起努力,在下也没有多做什么。”

    “而且还从中学到了不少,就像是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制定三到五年的计划,提高村子的产值,合理地分配人力,这都是在下以前没有学过的。”

    “你可想过入朝中为官?”

    “下官当然想过,也想入朝中为官。”

    长孙无忌转过身看着他,“老夫可以向陛下举荐,朝中还缺一两个秘书郎,你意下如何?”

    上官仪退后一步,“赵国公,在下能够一路走到现在有太多的贵人帮助,现在又得张侍郎照拂,若再得赵国公的引荐,在下不知该如何报答。”

    他笑得苦涩,只能向眼前这个朝中大人物再次行礼,“若有朝一日在下可以凭借自己的本事入朝为官,以报赵国公赏识。”

    “你是在拒绝老夫吗?”

    “在下不敢,只是有朝一日能够治理好这里,并且有所建树……”

    “届时不用老夫举荐,你也能入朝为官。”长孙无忌沉声道。

    “多谢赵国公好意,在下也想在这里试试多年苦学的成果。”

    “如此,老夫明白你的心意。”

    长孙无忌拍拍他的肩膀,不再说什么便摇头叹息离开。

    站在原地许久,上官仪再转身时就看到了李孝恭,又看了看四下,“河间郡王,你是何时……”

    李孝恭清了清嗓子,“老夫起夜便看到你与长孙老狐狸在谈话。”

    上官仪愣了半晌。

    “你放心,你们之间的谈话老夫也没听清。”一边解释着,李孝恭回到了屋内在床上躺着,两三个呼吸之后鼾声又起。

    睡得可真快……

    上官仪关好房门,重新坐下来看着书卷。

    “早些休息。”

    身后又传来了李孝恭的话语,鼾声稍稍停了停,说完这句话便又开始了。

    回头看去,李孝恭还是鼾声如雷,睡得正香。

    深夜独自看书卷,上官仪思量着这一次谈话,多学点总没错,暂且留在这个村子,也不能辜负了张侍郎的好意。

    能得长孙无忌的举荐确实是好,但欠下的要还,如今自己一无所有那什么回报赵国公?更不想成为赵国公的棋子,任人摆布。

    自小听父亲讲过便明白权力有多险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