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北上!

    第一百五十六章:北上! (第2/3页)

    陈望抬起了头来,眼眸之中闪过一丝错愕。

    他来到这个时代,接触过的文官并不多。

    除了一开始淳化县的知县王兆鳞以及洪承畴之外,便只有现在的徐修业了。

    陈望不太明白官场上规矩,所以一直大部分迎来送往的事都是交给赵怀良来做。

    加上各方面的考虑,所以就是后来征募协防民壮的事情,也是交给周遇懋去接洽各地的知县。

    说实话,这些地方府州的官员,陈望并不想与其纠缠过多。

    他手中握有兵权,如果和地方官员交往过于密切,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身为营将,他直接对皇帝委任的督抚负责即可。

    “此事不难,我麾下有一支骑兵,等到再过几日闯贼退走的差不多了,可以派遣他们去周边的城镇将这些百姓接引回城。”

    陈望并没有拒绝徐修业的要求,而是跟着站起了身来,应答了下来。

    “不过流寇常常会混于流民难民之中,很多城池就是收纳流民入城而被攻破城池,等到难民入城之后,还希望徐知州能够将其妥善安置。”

    “最好是安置在远离城门的位置,同时卸除其所有的武装。”

    因为后世的影响,他对明末的这些文官也没有任何的好感。

    但是眼下他的观念,也因为徐修业的请求发生了些许的转变。

    陈望答应了徐修业的请求之后,徐修业并没有在城楼上再待下去。

    城中滞留百姓十数万,各项事务堆积如山,虽然作为知州,但是他并没有摘除所有的责任,而是将很多的事情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每日需要徐修业处理的政务并不算少。

    “闯贼虽然退离了兴安城,但是各地现在也不算太安全,汉阴那边……”

    陈望送走了徐修业后,陈功也走到了他的近前。

    之前徐修业和陈望所说的话他在旁侧全都听的一清二楚。

    陈望答应徐修业的这件事,还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闯军虽然现在撤离的都差不多了,但是恐怕也留下部分的兵马,万一遇到必然会是一场遭遇战。

    眼下他麾下的骑兵部只有九百多人,骑兵可不是步兵,骑兵难以培养,真的是死一个少一个。

    “我知道……”

    陈望缓步走出了城楼,徐修业远去的背影映入了他的眼前。

    “五天以后,每隔一段时间,你带着麾下的骑兵出城就在近郊转上几圈就行。”

    陈望注视着徐修业的背影,神色平静道。

    “等到月底就不要再出城了。”

    他虽然答应了徐修业的请求,但是却并没有真的想要去做这些事情。

    闯军浩浩荡荡而来,很多百姓收到了风声提前躲入山岭谷底之间,确实能够逃过了一劫。

    但是这样的事情,不只徐修业清楚,闯军也清楚。

    高迎祥这一次去往勋襄是声东击西之计,他只是想要吸引勋襄两地明军的注意力,进一步的迷惑卢象升和洪承畴两人。

    高迎祥注定是要重返汉中府,他在汉阴的周边都留下了不少的骑兵,又岂会在其他的地方不留下后手。

    接引那些百姓入城,派出去的骑兵必然会遭遇危险,而且还会给城池的防务带来的危险。

    那些百姓的命是命,但是他麾下的骑兵的命也是命……

    陈功眼神微动,垂下了头,他明白了陈望的意思。

    事实也证明了陈望确实推算的不错。

    高迎祥确实不仅是在汉阴留下了不少的精骑和马军,也在平利、紫阳、洵阳都留下了不少的马军。

    在等待了几日之后,陈功带着骑兵出城没有走到多远便遇到些许的闯军游骑。

    遇到小股的闯军马兵陈功就将其吃掉,遇到精骑和大股的游骑,陈功就领着麾下的骑兵立即撤走,一直没有离开兴安太远。

    二十余日的功夫,高迎祥留下的闯军骑兵也大部分都撤离了兴安的周边,陈功也斩获了三百多的首级,麾下只有十数人收了轻伤。

    不过对于斩获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

    虽然没有去往平利、紫阳、洵阳等地,但是陈功也还是接回了千余的百姓。

    徐修业那边的交代是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