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沙苑争锋 第38章 赋诗自证

    第一卷 沙苑争锋 第38章 赋诗自证 (第3/3页)

看架势,是替他出头来了。急走几步到了跟前,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学生秦重,见过两位夫子。”

    “嗯。”范夫子点点头,说道,“先见过陈县尊。”

    “是。”秦重应道,转身面对陈平,不卑不亢。“见过陈县尊。”

    陈平打量着秦重,心中暗道,倒是一表人才,虎虎生气。说实话,他的心里竟有一丝嫉妒。他与范仲温同乡,却无缘深交。虽持弟子礼,但很显然,范仲温并不待见他。这个秦重,却修了大造化,竟得到范仲温眷顾。

    秦重的案子,陈平不清楚原由,一直是县丞王安操办。

    此时,陈平略略转头,望了县丞王安一眼。

    王安立时领会,遂站起身,走到了秦重身前。再次面对秦重,王安不得不重新审视。他听说过秦重,仗着有几分蛮力,在沙苑监搏下名声。但是,终究是一个粗鄙武夫,无依无傍,还不是由着捏扁搓圆?

    却不料,秦重竟还是书院学子,更有夫子愿意为他出头。

    王安不屑的笑了笑,读了两本书,就是读书人么?

    “竟不知,你还是书院学子。”王安说着,向范、刘两位投去一瞥,微微拱拱手,接着对秦重说道,“不过,背背千字文,读读孝经,那只是蒙童而已,可称不得读书人。读书人贵重,不是谁都当得起。”

    说到最后,王安声色俱厉,冷冷盯着秦重的眼睛。

    王安的目的,就是令秦重当场出丑。他得到的消息中,说秦重不喜读书,连一篇孝经都背不全。这样的人,只要稍加考校,必定丑态百出。想必在座的两位夫子,也会觉的颜面无光。对这样的学子,能存几分护佑?

    说不得拂袖而去,更是称了王安的心思。

    秦重还未开口说话,刘夫子已然怒了。“王县丞,莫不是坐堂问案,还要考校学问?这大荔县的做派,还真是独树一帜啊。”

    “哈哈,考校不敢当。”王安哈哈一笑,“读书人自证而已。”

    范刘两位包括县令陈平,闻听皆是勃然变色。

    范刘两位来此,本身就能证明,秦重乃是书院学子。如今倒好,王安让秦重自证,岂不是不信任夫子?这种行为,无异当面打脸。王安不知范仲温身份,但是陈平知道啊。心中不由怒骂,“你他娘作死,干嘛牵连老子?”

    “秦重要如何自证?”范夫子脸色铁青,却也无奈。他和刘夫子,只是书院教授,无官无职人微言轻。旁人给面子,恭恭敬敬称声夫子;若不给面子呼和斥责,他们也毫无办法。碰上王安这种人,只能自认倒霉。

    “贴经墨义就算了,作一首绝句吧。”王安微笑着说道。

    “好。”秦重突然开口,应下了。“请出题吧。”

    一首绝句而已,秦重面含微笑,丝毫也不紧张。即便不会作,但后世的记忆里,名传千古的绝句多了,随便抄一首,就能震惊大宋诗坛。然而,秦重的不以为意,却让王安生出疑惑。移目四顾,想出个生僻的题目。

    王安走向墙边儿,撕下一块儿墙皮来。西墙原本刷了一层白灰,但是时日长久,又加上此处阴暗,墙皮翻卷剥落。此刻,倒成了一道题目。

    “此物名为白垩,就以此为题吧。”王安淡淡说道。

    秦重闻听,简直要笑出声来。忍住笑,装着沉思的模样,慢慢开始踱步。一步,两步,三步,大堂里的人,无不盯着秦重,默默替他数着步子。

    四步,五步,六步,秦重站住了脚步,吟道: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一首《石灰吟》提前数百年,出现在大宋王朝。凛然气节,如同黄钟大吕,震得人人心中激荡,不能自已。一时间,县衙大堂落针可闻。

    “哈哈哈。”范夫子长髯飘动,纵声长笑。

    “好一个要留清白在人间。”刘夫子低吟诗句,神情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