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大汉败类

    第四百零七章 大汉败类 (第1/3页)

    杨川在陇西郡‘卖官鬻爵’的消息不胫而走,不仅让陇西郡的李氏家族彻底懵圈,就连千里之外的长安城也是一片哗然。

    不像话。

    这也太不像话了。

    大汉朝的爵位,就这般不值钱?将士们在战场上拼死拼活,浴血奋战,到头来想要博得一份军爵何其难也,陇西郡的狗大户们只要拿出几百亩上好的水浇地,就可以封爵?

    于是乎,满朝文武在丞相公孙弘的带领下,直奔未央宫,请求皇帝刘彻给大家一个说法。

    “陛下,杨川此举,不仅会让前线将士寒了心,更会让朝廷威严一落千丈,实在不可助长此风啊。”

    “陛下,杨川乃陇西郡太守,却敢拿朝廷爵位聚敛钱财,分明是存了不轨之心,请陛下严查!”

    “陛下,杨川以朝廷爵位收买陇西之人心,其心可诛……”

    “……”

    被一大群文臣武将劝谏,刘彻却端然而坐,脸上神情并无多少变化,手中端了一碗‘杨氏龙井’不喝,只是闻着那一股子淡淡的清香味道,也不知道在思量着什么。

    渐渐的,群臣的喧嚣平息下来。

    刘彻这才缓缓开口:“众卿都说完了?”

    御史大夫儿宽踏上一步,躬身道:“微臣还有话要说。”

    刘彻道:“好,你说。”

    于是,儿宽又是一阵叽叽呱呱,直说的嘴角溢出两道白沫,沾在其花白的胡须上,湿淋淋的,一看就很有些大忠臣的样子。

    良久良久。

    儿宽终于停下话语,躬身道:“陛下,请陛下传旨,将陇西郡太守杨川召回长安,交由廷尉府严查严办。”

    刘彻点头,很认真的说道:“可以,那个谁,崔九,替朕拟旨,将陇西郡太守杨川召回长安,关进廷尉府地牢严刑拷打,细细审问。

    对了,杨川回长安,陇西郡便缺了一个太守。

    儿宽,要不这样,杨川在就任陇西郡太守一职前是大农令,位列三公九卿之尊位,你现在是御史大夫,刚好也差不多。

    干脆,你去陇西郡当太守吧……”

    不等刘彻把话说完,御史大夫儿宽就懵逼了,急吼吼的向前跨出一小步,涩声道:“陛下,老臣年迈,上有八旬老母,下有儿孙好几十,实在是……实在是难以胜任呐。”

    刘彻‘哦’了一声,目光平淡,缓缓扫过满朝文武。

    几乎所有人都蔫吧了。

    刚才还是一个个的群情激奋,撸胳膊卷袖子的,满脸的激愤之色,可一听杨川回来,便得有一个人下去,朝堂老贼们登时便成了受气包小媳妇,低眉垂眼,不声不响。

    如此这般,刘彻感觉手中的一碗茶水都凉了,老贼们却没有任何一人抬头看他,这不禁让他觉得有些无趣。

    “以钱粮、田亩兑换爵位,这是朕的意思。”

    刘彻淡淡说道:“只不过,朕的意思不一定是对的,也可能会造成一些朝堂纷争和混乱,让那些在沙场死战的将士生出什么不好的想法,故而,朕便令杨川在陇西郡先行试验,看看效果再说。”

    “诸位卿家也知道,朝廷要打仗,便要有钱粮。”

    “若是哪位爱卿能筹得足够钱粮,朕何须如此下作,将朝廷的爵位拿出去换钱换粮换土地?”

    “朱买臣,伱现在是大农令兼领朔方郡太守,你来说说,六个月后,朕的十五万大军和几十万戍边将士的粮秣怎么办?你可有良策?”

    混在人群中的朱买臣猛的一个激灵,赶紧站起身来,向前踏出两三步,躬身道:“启奏陛下,微臣……微臣尚无良策。”

    刘彻挥挥手,让儿宽、朱买臣二人退下,自己端了那一碗凉茶浅饮一小口,在口中含了几个呼吸,默默吞咽入喉。

    ‘卖官鬻爵’的馊主意,其实是桑弘羊出的,如今,桑弘羊人都死了……

    “陛下。”

    就在刘彻有点走神儿时,丞相公孙弘终于站了出来,拱手问道:“陛下,杨川在陇西郡卖官鬻爵,以爵位换田亩,果真是陛下的意思?”

    刘彻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